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哈萨克斯坦|记者手记:哈萨克斯坦十年之变

2025-01-09 21:57: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阿拉木图1月9日电(记者赵宇)2024年金秋,记者所乘航班于夜色中平稳降落阿拉木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内通明敞亮、设施齐全,边检人员态度和善,免税店内商品琳琅满目。记者乘车驶离机场时,机场外的道路依然狭窄拥堵,与12年前挥别这里时别无二致。

  一边是面貌一新的发展印迹,一边是难治的“大城市病”。鲜明反差,不啻为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发展之路的一个注脚。

  这是2017年6月11日拍摄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巴伊杰列克观景塔夜景。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十年之变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在阿拉木图,记者发现最受欢迎的商户不再是餐厅,而是美容美发店和鲜花店。记者所在社区附近商场内的美容院,永远是商场开门最早、客流最大的店铺,通常需要提前两至三天预约。一些街边的鲜花店甚至24小时营业。

  民众对形象礼仪的追求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积极打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努力不谋而合。哈萨克斯坦政府认为,国家形象作为重要的声誉资产,影响着国际受众对该国的认知与评判,因此正在寻求通过推动文明间交流对话,塑造独立、包容的形象。

  2024年9月8日,第五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举行开幕仪式。新华社发

  哈萨克斯坦自2003年起在本国举办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至今已办七届,希望借此推动文明间交流互鉴。2024年9月,第五届世界游牧民族运动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哈方希望通过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展现其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风采。

  在外交领域,2024年,哈萨克斯坦同时担任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六个国际组织轮值主席,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包括外高加索地区以及叙利亚危机调停,塑造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

  这是2024年12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迎接2025年的灯饰。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电信基础设施。记者2008年初到阿拉木图时,许多居民家里还是拨号上网,宽带方兴未艾但费用惊人,20兆带宽20G流量包月套餐价格约合1800元人民币。如今,300兆带宽无限流量包月套餐包含三至五个电话号码及收费电视频道,优惠期基础月租费用也才合200多元人民币。

  在这个中亚国家,电子支付的便利化程度超出想象。该国两大银行里海银行、人民银行都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支持绝大部分场景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里海银行应用程序还开通了支付宝支付通道,彻底消除了哈萨克斯坦人到中国旅游、生活的最大痛点——电子支付难题。

发展压力

  2012年至2023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约3.6%,2024年上半年增速为3.3%。统计数据显示,十余年来投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在下降,但哈萨克斯坦政府补贴在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中的份额却从2012年的14%增至2023年的23%。换言之,政府正尽力增加居民福利,以此稳固社会基础。

  这是2024年6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谢列克风电场拍摄的风机。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世界银行2024年2月发布的哈萨克斯坦经济报告显示,该国经济增长前景因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面临下行风险,包括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管道的石油出口可能因俄乌冲突延宕、加剧而中断、多重外部压力和本币哈萨克斯坦坚戈的汇率波动正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引发次生制裁的风险仍然存在等。

  报告认为,哈萨克斯坦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包括准官方实体的主导地位和不平等的市场条件等。全国有6000多家小型企业隶属于准官方机构,它们的效率和利润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常以补贴融资、提供有利政策等形式向准官方实体提供支持,这对私营企业发展生产力构成一定阻碍。

  2024年8月24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节上,厨师制作手抓饭。新华社发(阿拉木图市旅游局供图)

  城市建设方面,哈萨克斯坦“大城市病”依然突出。阿拉木图2012年人口为145万人,2024年为228万人,堵车已是每日常态。在首都阿斯塔纳,这个原本设计容纳60万人口的年轻首都,目前已有150万居民,“地广人稀”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

  哈萨克斯坦2010年城乡人口比例为49:51,2023年约为62:38。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提供劳动力资源、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倒逼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之外,也导致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分配失衡,城市发展压力增加。

“你好中国”

  来到阿拉木图几个月来,记者常常遇到当地民众主动问候:“你好,中国!”哈萨克斯坦“塔拉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奥沙克巴耶夫说,该中心2023年12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哈萨克斯坦受访者对中国抱有好感,79%受访者支持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

  2024年7月26日,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在购物后休息。新华社记者林立平摄

  “哈萨克斯坦十来年最大的变化,是我们跟中国的深度融合和高水平合作。”“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库瓦托夫不无感慨,“十年前我无法想象自己现在每年赴华三四次,无法想象哈中之间的航班每周可达124趟”。

  从霍尔果斯无水港到西安陆港码头,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到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从互免签证到互设文化中心,从哈方支持三大全球倡议到共建“一带一路”与“公正哈萨克斯坦”构想深度对接,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域最辽阔的中亚国家正携手绘制共同发展繁荣的宏阔画卷。

  2024年7月15日,一辆国际客运班车即将驶出国门,前往哈萨克斯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啸诚摄

  推动中哈关系不断提质升级的不只是山水相连与人文相近,在传统领域合作走深走实的今天,绿色能源合作已悄然翻开新的篇章,成为推动两国贸易额实现翻番目标里的全新增长点。

  建国初期,哈萨克斯坦凭借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借助“烃经济”迅速成为中亚经济“领头羊”,但巨量化石能源开采与工业消耗也让该国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碳排放国。2022年以来,中哈两国多次就拓展风电、光伏、光热、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签订政府间合作文件。从技术优势、贸易结构和发展目标来看,中国无疑是哈萨克斯坦绿色发展的可靠合作伙伴。

  2023年5月5日,汽车停放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家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记者查阅2018年至2023年中哈商品贸易统计表发现,哈方从中国进口汽车的规模从6630万美元猛涨至5.5亿美元,增幅约730%。中国车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风生水起,与中亚居民消费习惯和水平以及中方技术优势有关。同时也要看到,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正逐步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支撑是关键,政策融通是保障,互利共赢是硬道理。

  • 相关阅读
  • 黎巴嫩军队总司令奥恩就任黎总统

      新华社贝鲁特1月9日电(记者谢昊)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9日就任黎第十四任总统。  奥恩在宣誓就职时表示,未来将推动一系列改革,保护黎巴嫩人民的权利,促进国家发展。奥恩说,他将致力于...

    时间:01-09
  • 中国电影日活动在加德满都举办

      新华社加德满都1月9日电(记者易爱军)中国电影日活动9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办,展映了《好东西》《倒仓》《走走停停》等中国影片。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政务参赞王欣致辞说,今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也是“尼泊尔旅...

    时间:01-09
  • 加州山火如末日——近距离直击美国山火

      新华社洛杉矶1月9日电(邱晨)火苗凭借风势呼啸着掠过社区,窜至数十英尺高,所到之处,一片火海……7日晚,记者前往洛杉矶滨海高档社区帕西菲克帕利塞兹,近距离感受到野火的凶、猛及变化莫测。  因为车辆...

    时间:01-09
  • 新华时评丨中非真朋友,共逐现代化之梦

      新华社恩贾梅纳1月9日电 题:中非真朋友,共逐现代化之梦  新华社记者王泽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

    时间:01-09
  • 热点问答丨格陵兰岛控制权,特朗普能得到吗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 热点问答|格陵兰岛控制权,特朗普能得到吗  新华社记者邓仙来  即将再次就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曾考虑美国购买格陵兰岛的途径。2024年11月...

    时间:01-09
  • 日本流感病例数创10年来同期最高纪录

      新华社东京1月9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厚生劳动省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最后一周(12月23日至29日)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流感病例64.39例,是前一周的约1.5倍,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该同时期病例数为过去10年的最高...

    时间:01-09
  • 埃及考古发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部分地基

      新华社埃及卢克索1月9日电(记者董修竹 沙菲克)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8日宣布,埃及考古学家在位于南部省份卢克索的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遗址取得重要发现。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

    时间:01-09
  • 胡塞武装:美英联军5次空袭其基地

      新华社开罗1月9日电(记者尹炣)萨那消息:据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9日报道,美英联军当天凌晨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军事基地进行了5次空袭。  报道说,美英联军空袭的目标是阿姆兰省北部和首都...

    时间:01-09
  • 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致电(函)习近平主席就我国西藏定日遭受地震灾害表示慰问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以来,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致电(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通过其他方式表示诚挚慰问。他们是:  俄罗斯总统普京、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老挝人民革...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