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极端天气敲响气候警钟

2025-01-10 23:37: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德国波恩1月10日电 题: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 极端天气敲响气候警钟

  新华社记者张兆卿 丁英华 褚怡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日发布新闻公报说,2024年成为自1850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气候学者认为,2024年全球气温上升导致了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性影响。

  专家预测,尽管2025年不太可能成为“最热”年份,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将持续加剧,而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因此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

  2024年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当天发布的公报,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5.10摄氏度,比上个最热年份2023年高出0.12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气温水平高出1.6摄氏度。2024年是首个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年份。

  数据显示,2024年中有11个月全球月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2024年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气温创下17.16摄氏度的新纪录。

  此外,2024年全球除极地海域外的年平均海洋表面温度达到创纪录的20.87摄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0.51摄氏度;大气中水汽含量也达到历史新高,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约5%。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说,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地表和海洋表面温度急剧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该机构监测显示,202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均达到创纪录水平,分别为422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和1897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此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NSO)的演变等因素也导致了2024年的温度异常。

  极端天气加剧造成多重威胁

  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性影响。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气候科学家尤利恩·尼古拉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温会直接导致热浪、干旱和山火等灾害,并还会通过改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引发更多极端降水事件。

  2024年,欧洲是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在夏季期间遭遇持续高温,一些地区气温屡创新高,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希腊遭遇了约9500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近4.45万公顷。

  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指出,2024年创纪录的全球气温直接推动了暴雨的频率和强度。在这份报告研究的16起洪灾中,有15起与气候变化引发的异常降雨密切相关。报告另外研究的20多起天气事件导致至少3700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高温也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平衡造成了深远破坏。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2024年5月发出警告说,由于海洋温度创新高,全球珊瑚白化现象范围正在扩大,且程度加深。

  2025年很可能不会成为最热年

  尼古拉斯表示,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全球气温短期内会有所回落,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预计不会比2023年和2024年更高。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预测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超过50%。尼古拉斯解释说,2023年和2024年由于强厄尔尼诺现象,赤道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高于平均水平,推动了全球气温上升。然而,厄尔尼诺现象是短暂的,它会持续几个月后转向拉尼娜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赤道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低于平均水平,从而对全球气温产生制约作用。

  尼古拉斯说,目前ENSO指数处于中性状态,全球气候处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转换中间阶段”。他同时强调,尽管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不会超过前两年的水平,但长期来看,全球平均气温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处于创纪录的水平。

  “2025年仍有可能是近年来最热的年份之一。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将继续加剧。”尼古拉斯说,气温的每一点微小上升,即使是零点几摄氏度,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且广泛的环境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尽快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也指出,“我们刚刚经历了10年致命的高温”。他敦促各国在2025年大幅减少碳排放,“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相关阅读
  • 乌克兰收到欧盟以俄被冻结资产收益作抵押的首批贷款

      新华社基辅1月10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财政部10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说,乌财政部当天收到欧盟以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收益作为抵押的首批30亿欧元贷款。  消息说,通过以俄被冻结资产收益作抵押,欧盟将在2025年年底前分批...

    时间:01-11
  • 厄瓜多尔西部海滨城市武装袭击致5人死亡

      新华社基多1月10日电(记者廖思维)厄瓜多尔媒体10日报道说,该国西部马纳维省海滨城市曼塔9日晚发生一起武装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  报道说,当地时间23时左右,一伙武装分子闯入曼塔市一处两层楼房并向屋内人员开枪射...

    时间:01-11
  • 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被任命为看守政府总理

      新华社维也纳1月10日电(记者于涛 刘昕宇)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10日任命外交部长沙伦贝格为看守政府新总理。  范德贝伦当天在总统府举行仪式向沙伦贝格颁发委任状,接替此前宣布辞职的总理内哈默。  这是沙伦贝格第...

    时间:01-11
  • 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被判无条件释放

      新华社纽约1月10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胡安·梅尔尚10日就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所涉“封口费”案作出判决,宣布特朗普为重罪犯,但予以无条件释放。  根据判决,特朗普免于入狱,也没有受到罚款或缓行处...

    时间:01-11
  • 王星事件后,记者讲述泰国湄索见闻

      新华社曼谷1月10日电(记者林昊 王媛媛)泰国是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曼谷、清迈、普吉岛等旅游胜地早已为中国游客所熟知。而近日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和缅甸边境失联事件,让泰国偏远小镇湄索,来到聚光灯下...

    时间:01-10
  •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会见王毅

      新华社马累1月10日电(记者车宏亮)当地时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结束访问非洲回国途中经停马尔代夫,与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进行了友好会见。  穆伊兹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穆伊兹说...

    时间:01-10
  • 中国驻泰使馆:中国公民王某已离泰回国

      新华社曼谷1月10日电(记者林昊)中国驻泰国大使馆10日表示,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王某已于当地时间10日晚离泰回国。  驻泰使馆表示,针对这起由网络诈骗引发的个案,泰方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营救行动,有效保障当...

    时间:01-10
  • 中国驻泰使馆:中国公民王某已离泰回国

      新华社曼谷1月10日电(记者林昊)中国驻泰国大使馆10日表示,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王某已于当地时间10日晚离泰回国。  驻泰使馆表示,针对这起由网络诈骗引发的个案,泰方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营救行动,有效保障当...

    时间:01-10
  • 大马士革一清真寺发生踩踏 8人死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1月10日电(记者冀泽 程帅朋)叙利亚媒体“沙姆调频”10日援引叙利亚民防组织消息称,叙首都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当天发生踩踏事件,导致至少3名妇女死亡、5名儿童受伤。  报道说,当天下午倭马亚清真...

    时间:01-10
  • 大马士革一清真寺发生踩踏 8人死伤

      新华社大马士革1月10日电(记者冀泽 程帅朋)叙利亚媒体“沙姆调频”10日援引叙利亚民防组织消息称,叙首都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当天发生踩踏事件,导致至少3名妇女死亡、5名儿童受伤。  报道说,当天下午倭马亚清真...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