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加沙停火达成 前景仍不明朗

2025-01-16 16:00: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耶路撒冷/加沙1月16日电 题:加沙停火达成 前景仍不明朗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段敏夫 马晓成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5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分析人士指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460多天之后,达成停火协议有助于缓解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但由于协议的复杂性,其未来实施面临挑战,且巴以冲突的根源性问题并未解决,“两国方案”才是根本出路。

  停火终于达成

  停火协议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交换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协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详细内容将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公布。

  1月15日,人们在加沙地带代尔拜拉赫庆祝停火协议达成。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另据美国总统拜登所言,在为期42天的第一阶段中,以色列与哈马斯将实行“完全和彻底的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所有人口稠密地区,哈马斯释放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部分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囚犯,大量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获准进入加沙地带。停火期间,以色列将就实现永久停火与哈马斯进行谈判,这是协议的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哈马斯将归还被扣押人员遗骸,加沙地带将开启大规模重建进程。

  过去数月,多轮停火谈判在多哈和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但都未能达成协议。有分析说,此次谈判为达成协议,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策略调整。据当地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予谈判团队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权,此前他经常通过严格限制谈判权限,使代表团行动受阻。哈马斯消息人士在接受沙特《中东报》采访时说,哈马斯在此次谈判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各方利益博弈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4.6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停火协议达成前,以色列《国土报》发表评论说,以色列对加沙作战越发力不从心,无限战争只会带来加沙平民、被扣押人员、以军士兵的更多伤亡。

  1月15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处广场,人们点亮蜡烛祈祷所有被扣押人员都能平安回家。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有分析说,实现停火是以色列当下不得不做的选择。一方面,战事久拖给以色列带来巨大压力。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约纳坦·弗里曼指出,尽管以军具有技术和装备优势,但军事行动成本高昂。以色列重要目标是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但随着战事长期延宕,通过军事施压实现这一目标的效果已明显有限。另一方面,以民众乃至以军士兵对停火协议的支持日渐强烈。据美联社报道,日前约200名以军士兵签署联名信,表示如不达成停火协议将拒绝继续服役。还有许多士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自己在加沙所做的事“感到后悔”,需要时间去消化在加沙目睹的惨剧。此外,以政坛内部一些迹象表明,反对停火的极右翼政党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施压有所减弱,使得内塔尼亚胡在与极右翼势力的博弈中更有主动权。

  对哈马斯方面来说,分析人士认为,强硬派领导人接连被以军打死,哈马斯实力遭受重创,亟须停火以恢复元气,对谈判的态度软化,尤其是在最关键的“费城走廊”问题上。

  美国影响也是达成停火协议的一个因素。美国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最大保护伞。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偏袒以色列并持续提供军援,饱受国际社会批评,实现停火既可缓解以色列的安全压力,又能为美国在中东政策上减负。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萨米尔·阿纳卜塔维说,此时达成停火协议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以方深陷加沙苦战,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哈马斯领导层和盟友接连遭以色列沉重打击,处于艰难境地;而美国现任及候任总统在推动停火问题上“斗法”,都希望在权力交接前实现停火。尽管停火协议达成有利于多方利益,但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仍需进一步观察。  

  前景仍不明朗

  多方已对停火协议达成表示欢迎,认为这是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同时敦促冲突双方全面执行协议。但由于停火协议的复杂性,实施或将面临挑战。

  1月8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巴勒斯坦男子在以军轰炸后的建筑内查看。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 摄)

  有分析说,协议中涉及的“缓冲区”等表述存在模糊之处,导致停火实际操作出现争议。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之间的边境地区历来是冲突高发地,任何摩擦都可能引发停火破裂。此外,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可能拒绝接受让步,继续向内塔尼亚胡政府施压。

  而在巴勒斯坦内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分析说,停火协议的第三阶段将至关重要,因为它将讨论未来加沙地带的战后治理问题,但巴各派别若不能形成共识,也将给协议实施带来不确定性。

  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高尚涛说,停火协议能够推动缓解加沙地带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但巴以冲突的根源性顽疾并未消除,如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扩张问题、难民问题以及彼此的不信任等,这些议题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政治谈判才能解决。

  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认为,停火协议的达成并未解决冲突的根源问题。为了中东地区的长期和平,必须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而这在当前以色列政府的强硬立场下很难实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5日发表声明指出,结束占领并通过谈判实现“两国方案”,使巴以在国际法、联合国相关决议和既往协议的框架内和平共处,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只有通过可行的“两国方案”,才能满足两国人民的共同诉求。

  • 相关阅读
  • 尹锡悦弹劾案第二次正式辩论举行 国会方面敦促迅速罢免尹锡悦

      新华社首尔1月16日电(记者陆爱华 姬新龙)16日下午,韩国宪法法院在被停职总统尹锡悦缺席的情况下,就尹锡悦弹劾案举行第二次正式辩论。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委员长郑清来在辩论...

    时间:01-16
  • 观天下·美加关系|回应特朗普关税大棒 加拿大列好“报复清单”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威胁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的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在即,加拿大媒体15日放出风来:加拿大政府已拟定一份报复清单,涉及价值上千亿美元美国产品。言外之意,假如特朗普动手,加方将对清单...

    时间:01-16
  • 李强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李强表示,中斯传统友谊跨越千年。建交68年来,两国关系经受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

    时间:01-16
  • 镜头连中外 | 中德工业遗存变身文化新地标

      德国的钢铁煤炭行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兴盛和衰落,留下很多工业废弃地。后来德国人把这些工业废弃地评为工业遗产,然后进行改造与开发,最终成为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帮助其重获新生,也为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

    时间:01-16
  • 以色列说暂不开会表决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16日电(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16日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暂时不会召开会议表决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以安全内阁原定16日召开会议,就是否批准加沙地带停...

    时间:01-16
  • 澳大利亚总理宣布改组内阁

      新华社堪培拉1月16日电(记者章建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6日在澳总理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宣布改组内阁。  声明说,澳大利亚工党前领袖肖滕将辞去国家残疾保险计划部长兼政府服务部长职务,社...

    时间:01-16
  • 印度宣布成功完成卫星空间对接

      新华社新德里1月16日电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6日宣布,该机构此前发射的两颗卫星当天成功完成空间对接任务,标志着印度成为全球少数能成功实现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  印度“空间对接试验”(SpaDeX)...

    时间:01-16
  • 美蓝色起源公司发射可重复利用重型火箭 第一级回收失败

      新华社洛杉矶1月16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蓝色起源公司16日凌晨首次发射可重复利用的重型运载火箭“新格伦”,开启首次轨道飞行,但火箭第一级未按计划实现海上回收。  蓝色起源公司直播画面显示,美国...

    时间:01-16
  • 英国经济去年11月环比仅增长0.1%

      新华社伦敦1月16日电(记者张亚东)英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增长0.1%。截至去年11月的三个月,英国经济环比零增长。  数据显示,去年11月,英国服务业环比增...

    时间:01-16
  • 赵乐际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北京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6日在北京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ems...

    时间:0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