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金色的耶路撒冷

2025-01-28 09:42:54

来源:新华社

  编者按: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2024年,新华社记者继续深入践行“四力”,从来自瑙鲁的现场报道到巴以冲突的前线直击;从雄安新区的“拔节生长”到大运河的十年蝶变;从用镜头定格“嫦娥六号”的回家瞬间到用照片记录“中国天眼”的成长历程;从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到四川雅江山火救援见闻;从青春之光闪耀冬青奥舞台到“中国红”绽放巴黎奥运会赛场;从悬崖间凿出的绝壁天渠到沙漠里植出的成荫绿洲;从行走山乡的“健康守门人”到大山深处的教育坚守者……

  奋斗不停,记录不止。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记者在2024年的精品力作,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为您展现照片背后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2023年2月,我赴任耶路撒冷开始首次驻外。我常在傍晚独上天台,夕阳落在身后,举目远望,耶路撒冷直至约旦河谷被金霞轻抚,流光把圣城镀成金色。

  2024年11月25日拍摄的耶路撒冷。

  2023年10月7日,我在骇人的防空警报声中爬上当时居住的大楼。来到天台,天空传来几声闷响。我下意识地调快快门,在取景框里寻找爆炸的来源。远处,一小股白烟在蓝天升腾,我摁下快门,拍下了哈马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射向耶路撒冷的火箭弹。

  从那一刻起,我的相机快门声总是和爆炸声、哭泣声、呐喊声、枪击声和一次次的防空警报声共振。

  2024年9月26日,在以色列北部塞费德,黎巴嫩火箭弹被以色列防空系统拦截后留下烟轨。

  2024年10月1日,伊朗将再次向以色列发动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导弹袭击。

  18时,我的手机突然发出了刺耳的提示音,这是以军后方司令部新开发的蜂窝预警。手机上显示:请迅速进入防空避弹所,这可以挽救你的生命。

  我和同事扒拉完剩饭,抄上餐桌上的防弹头盔和相机,登上天台。导弹从1000多公里之外飞至以色列只需要12分钟。根据4月份伊朗首次大规模袭击以色列时的报道经验,导弹将划过约旦河谷,进入耶路撒冷上空后,朝着以色列南部、北部的军事目标飞去。

  2024年10月1日,以军防空系统拦截的发射物从耶路撒冷上空飞过。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当晚发表声明说,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

  19时30分,防空警报乍起,天边骤然出现火球和爆炸,一颗、两颗……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耶路撒冷的穹宇被导弹撕开,以色列防空系统从四面八方发射导弹进行拦截。

  我按动快门,内心想着:我拍到了中东变局加速演进的瞬间。

  2024年1月5日,人们在耶路撒冷老城周边进行主麻日聚礼。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警方于每周主麻日期间加强对耶路撒冷老城周边的管控措施。

  我认识到,“如果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之后还得加半句“如果拍得不够好,还因为不够快。”为了足够快,我常常和衣而睡。为了不错过大事件,我亦不敢深眠。每晚的“睡前仪式”除了刷短视频放松神经外,就是检查拍摄器材和战地设备。

  2024年10月27日,应急人员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的事发现场工作。以色列救援机构27日说,一辆卡车在特拉维夫北部冲入公交车站,导致数十人受伤。

  一年来的战争状态改变了我的作息习惯。我总在凌晨4点醒来,看一眼防空警报和信息,确认无大事才敢睡“第二觉”。我出门总是挂着相机,当听到电动轿车电门启动那一声响,我总朝天举起相机,因为那个声音听上去和防空警报实在太像了。

  我总避免身处开阔地带,拍照时总希望身后有一面墙,因为我的镜头前方总是枪击、撞车、火箭弹和导弹,我尽力避免“腹背受敌”。在北部,我一个小时遭遇5次火箭弹袭击,我和一群士兵匍匐在马路旁躲避弹片,他们现场教我最标准的防冲击姿势,以及根据导弹飞来的方向准确寻找掩蔽所的方法。在南部,我持续蹲守加沙边境,追击着哈马斯火箭弹并记录以军进入加沙的时刻,在隆隆的炮声和飞机轰鸣声中度过多个不平静的夜晚。

  2024年7月6日晚,以色列民众在耶路撒冷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行,要求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地带停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促使被扣押人员尽快得到释放。

  我没有放弃“老习惯”,依旧会找时间上天台独处片刻,偶尔也带朋友看看美景。

  一位来自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朋友在楼顶告诉我,耶路撒冷是他心中最美的城市,即使三十岁的人生被十一场冲突深深刻画。

  一位以色列朋友也在楼顶感慨,耶路撒冷怎么都看不够。他的家人在2023年10月7日被扣至加沙。他进入加沙,在战场上险些被伏击杀死。

  这是2024年1月11日在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拍摄的以色列建筑(前)和加沙北部遭袭情况(后)。

  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大多选择离开这片动荡不安的土地,暂避喧嚣,其中就包括前文提到的那两位。当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耶路撒冷的金色落日时,他们接连点赞评论:耶路撒冷,太美了。

  照片中,秋日夕阳又一次将耶路撒冷勾勒,金色的霞光亲吻着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的每一道伤口。

  我有一丝错觉,仿佛所有的袭击、冲突与战火已然结束,金色的耶路撒冷重归宁静。

  • 相关阅读
  • 欧盟外长谈格陵兰岛问题:“我们也很强大”

      新华社布鲁塞尔1月27日电(记者李骥志 周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27日就美国威胁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一事发表看法说,美国对欧盟有利益诉求,欧盟不应低估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很强大”。  欧盟27国外长当...

    时间:01-28
  • 文化中国行|中波青年以乐会友 共迎新春

      27日,波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波兰华沙社科人文大学举办2025“蛇启新岁 共谱华章”春节联欢晚会暨中波青年友谊之夜音乐会。为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晚会特别邀请了波兰本地学生及其他国家留学生,共同感受中国...

    时间:01-28
  • 英国确认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新华社伦敦1月27日电(记者郭爽)英国卫生安全局27日发表公报说,英国西米德兰兹地区确认一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该机构强调,禽流感由鸟传人较为罕见,对广大公众的风险仍然非常低。  英国卫生安全局...

    时间:01-28
  • 巴西就被遣返公民遭遇“有辱人格”待遇召见美代办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月27日电(记者赵焱)巴西外交部27日召见美国驻巴西临时代办埃斯科瓦尔,要求澄清美方不恰当对待被遣返的巴西移民事件。  本月24日,88名巴西公民在美方遣返非法移民的包机抵达巴西北部城市马瑙斯时...

    时间:01-28
  •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官员:刚果(金)戈马市冲突仍在继续

      编导: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1-28
  • 新华社消息|德国:加沙地带不能被以色列永久占领

      编导: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1-28
  • 古特雷斯对美国暂停对外援助表示关切

      新华社联合国1月27日电(记者施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美国务院暂停现有绝大多数对外援助项目表示关切,呼吁美方对关键的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给予豁免。  声明说,古特雷斯注意到美国宣布...

    时间:01-28
  • 英伟达股价暴跌 蒸发市值创纪录

      新华社纽约1月27日电 由于投资者抛售人工智能主题相关股票,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7日显著下跌。龙头企业英伟达公司股价暴跌约17%,蒸发市值创下美国上市公司单日损失纪录。  截至收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12.47...

    时间:01-28
  • 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在北京举行

      外交部网站消息:1月27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同印度外秘唐勇胜在北京举行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重点推动落实中印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重要共识,研商中印关系改善发展举措。双方就以下具体举措达成共识:  一、印方愿全...

    时间:0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