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记者手记丨走进东斯拉夫“春节”

2025-03-02 18:12: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明斯克3月2日电 记者手记|走进东斯拉夫“春节”

  新华社记者陈汀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一名女子展示象征太阳的谢肉节薄饼。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谢肉节之于东斯拉夫人,就如春节之于中国人。谢肉节象征着太阳复苏和春天来临,又被称为“送冬节”。温暖、阳光、希望、新生……从古至今,东斯拉夫人赋予了谢肉节一切美好的遐想。

  今年谢肉节期间,记者来到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区的白俄罗斯国立民族建筑与民俗博物馆,体验当地的节日氛围。工作人员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热情地迎接每位游客。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看表演、做游戏、体验手工,男女老少不亦乐乎。

  据考证,谢肉节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斯的多神教时期。东正教传入罗斯以后,将节日日期改到大斋戒之前。因为在大斋戒中不得吃肉,所以这一周又成为人们向肉食告别的日子,称为谢肉节。谢肉节的时间每年随着东正教复活节和大斋戒的时间变动,今年是2月24日至3月2日。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演唱白俄罗斯民歌。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是的,您没看错,谢肉节并不是一天,而是整整一周。在这一周里,人们忘却烦恼、尽情享乐,每天还有不同的主题。周一是迎春日,人们要烹制薄饼,传统上,第一张薄饼会送给穷人以示对死者的纪念;周二是始欢日,未婚男女青年在这一天互相走动,寻找意中人;周三是美食日,丈母娘会邀请女婿来家中吃薄饼;周四是狂欢日,人们放下家务活,上街纵情狂欢畅饮;周五是丈母娘日,女婿邀请丈母娘及其家人吃薄饼;周六是妯娌日,妻子邀请丈夫的姐妹到家中吃薄饼;周日是宽恕日,人们拜访亲朋好友,请求他们宽恕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的过错。

  煎薄饼是谢肉节最鲜明的文化符号。人们常说:“不吃薄饼就不算过谢肉节。”澄黄滚圆的薄饼象征着太阳,寓意着光明与希望。鸡蛋、牛奶、面粉、黄油,最朴素的食材搭配出别样的美味。刚煎出来的薄饼外壳酥脆,饼身软糯,香气扑鼻。饼既可以单吃,也可以配上三文鱼、鱼子酱、火腿片、奶酪等卷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人们参加烧稻草人仪式。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记者循着香味一头扎进美食区,品尝各种薄饼。在街头狂欢时,来上一份热气腾腾的薄饼,再来上一杯热茶,身体瞬间又充满了能量。

  谢肉节的高潮,是焚烧象征冬天的稻草人偶。人们聚集起来,手拉着手围着火堆跳传统圆圈舞,迎接春天。十余年前,记者在俄罗斯留学时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觉得有些“残忍”。后来了解了斯拉夫文化才知道,这个人偶叫“玛列娜”,民间通常将其同死亡、疾病、黑暗、寒冷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这个仪式寄托了斯拉夫人对生的憧憬。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民间艺人进行火焰表演。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稻草人火焰燃起的瞬间也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小孩子最是高兴,有时会有点害怕地躲到父母身后,又忍不住激动地探出半个脑袋看着,咿呀咿呀地拍手叫好。

  记者望着呲呲的火舌出了神。此时,不管是在俄罗斯、乌克兰,还是在白俄罗斯,本是同根生的东斯拉夫兄弟都在尽情庆祝这一刻,都试图暂时忘却战火的纷扰,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相近的历史、文化、语言造就了相通的传统习俗和民族心性,盘根错节地纠葛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民间艺人进行火焰表演。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倏忽想起此前在俄罗斯工作时,和一位俄罗斯朋友的对话。我说,许多来俄罗斯旅游的中国游客告诉我,他们似乎没有在俄罗斯看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切如常,人们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他反问我道:“那还能怎么办呢?生活总要继续。心里的伤痕,你们看不到罢了。”

  “请原谅我。”人们按照谢肉节传统,在火堆边纷纷请求对方宽恕自己,摒弃前嫌,重新开始新一年的交往。

  谢肉节结束后,稻草人的灰烬会撒到土地里。是的,正是那千百年来一捧捧灰烬滋养的热土,见证了一次次英勇的同仇敌忾和令人扼腕的手足相残,也见证了一次次的互相宽恕。冬天的稻草人“玛列娜”已送走,历史的车轮碾压着灰烬向前,春天还会远吗?

  3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孩子们参加烧稻草人仪式。新华社发(任科夫摄)

  • 相关阅读
  • 美月球着陆器“蓝色幽灵”号成功在月球着陆

      新华社洛杉矶3月2日电 美国私营企业“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2日宣布,其研发的月球着陆器“蓝色幽灵”号2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蓝色幽灵”号将在月球开展多项工作,帮助人类进一步了解月球环境,为未来人类...

    时间:03-02
  • 驻土耳其使馆发表评论文章《中国制造“出圈”是“和而不同”的回响》

      2025年2月27日,土耳其主流报刊《民族报》刊登了署名İlkay LIU的评论文章《中国制造的“出圈”是“和而不同”的回响》。全文如下: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持续引发热议,TikTok在美被短暂封禁后又...

    时间:03-02
  • 中古空军代表共同追忆古巴学员在华培训

      新华社墨西哥城3月1日电(记者蒋彪)哈瓦那消息:当地时间2月28日下午,中国空军代表在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部看望十余名曾在华培训的古巴退役飞行员,向他们送去中国军人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  中国空军...

    时间:03-02
  • 特朗普把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3月1日发布行政令,把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  行政令写道,确定唯一一种官方语言“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旨在“促进团结、培育全体公民共同的美国文化,确...

    时间:03-02
  • 韩国京畿道博物馆馆长:书画艺术架起增进韩中理解的桥梁

      新华社韩国龙仁3月2日电(记者陈怡)韩国京畿道博物馆“明境丹青——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书画展”2日落幕。京畿道博物馆馆长李东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书画作品跨越时空与国界,将两国民众以艺术相连,为韩...

    时间:03-02
  • 美国得克萨斯踩踏事故致10人受伤

      新华社休斯敦3月1日电(记者徐剑梅)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城市达拉斯警方3月1日说,当天全国啦啦队协会全明星锦标赛期间,该市发生一起因斗殴导致的踩踏事故,造成10人受伤。  达拉斯媒体报道说,下午1时许,...

    时间:03-02
  • 乌媒:泽连斯基已离开美国

      新华社基辅3月1日电(记者李东旭)据乌克兰媒体3月1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2月28日晚结束在美国访问后已飞往英国,他将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进行会晤。 ...

    时间:03-01
  • 中东商界人士:链博会为促进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

      新华社迪拜3月1日电(记者温新年 赵丹亮)黎巴嫩中国阿拉伯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卡西姆·特法利日前在阿联酋迪拜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为促进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有助于减轻全球供应链所受干扰。&e...

    时间:03-01
  • 美乌领导人谈崩 欧洲领导人提议开会磋商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原定2月28日在白宫正式签署美乌矿产协议,不料爆发激烈争吵。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提议3月2日开会磋商如何应对,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