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马斯克叹气背后:特斯拉成“双重靶子”

2025-03-16 09:40:4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吴宝澍)“你的其他生意做得怎么样?”主持人问道。

  “很难。”埃隆·马斯克回答。沉默几秒后,他长叹一口气。

  “但是,没有回头路了。”主持人接话。

  这是马斯克日前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专访时的对话。有美国媒体形容,马斯克“差点落泪”。

  一边是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中“大展拳脚”;另一边却是自己旗下特斯拉公司麻烦不断。

  在美国国内,特斯拉电动汽车和门店成了一些马斯克反对者打砸、纵火的靶子;在国外,特斯拉正成为对美反制性关税的靶子。种种因素交织,特斯拉股价较去年12月的高点已下跌超过50%。

“破坏特斯拉”

  打砸、纵火、枪击……近期,全美多地的特斯拉经销店、汽车、充电桩遭到严重破坏。“破坏特斯拉”成了美国各大媒体报道的热词,案例一起接一起。

  13日清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郊,有人朝一家特斯拉经销店开了十余枪,店内汽车和展厅窗户严重受损。这是该门店一周内第二次遭枪击。

  9日晚,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一处停车场内的4辆特斯拉汽车遭纵火,烧得基本只剩“骨架”。消防员紧急移走旁边车辆,以防大火蔓延。

  这是3月10日拍摄的美国西雅图市一处停车场内被烧毁的特斯拉汽车。(新华/美联)

  7日,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市,一名男子用自制燃烧瓶烧坏3个特斯拉充电桩,还在一旁人行道上喷涂“乌克兰万岁”和咒骂特朗普的文字。

  3日清晨,马萨诸塞州利特尔顿镇,一处购物中心的7个特斯拉充电桩因着火严重损坏。警方认定此系纵火。

  此外,美国多地特斯拉门店外近期出现抗议活动。示威者手举标语,高喊“马斯克必须走人”。

  按美国媒体说法,特斯拉之所以成了打砸、纵火、抗议的对象,是因为不少人对马斯克负责的政府效率部大幅裁减联邦雇员及马斯克个人政治倾向不满。

  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遭遇,特朗普强势回应,亲自为特斯拉站台,并且将“打砸特斯拉”称为“国内恐怖主义”。

  特朗普11日在白宫举办一场面向媒体记者的“买车秀”。他同马斯克站在一辆红色特斯拉电动汽车前,宣布自己买下这辆车。媒体问特朗普如何看待针对特斯拉的暴力事件及肇事者,他回答,“我们要抓住那些人”,他们“会下地狱”。

  3月11日,美国白宫,特朗普与马斯克站在一辆红色特斯拉汽车前,面对媒体讲话。(新华/美联)

  有舆论认为,特朗普这番激烈言辞可能引发更多抗议或暴力活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特斯拉车主”俱乐部创始人约翰·斯特林格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开始担忧特斯拉车主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因为美国正处于政治分裂加剧的时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在特朗普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的马斯克已成一个令民意两极分化的政治人物。

“坑害特斯拉”

  特朗普对外挥舞“关税大棒”,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公司很难不受牵连。

  美国媒体13日披露一封特斯拉公司发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信件。特斯拉公司在信中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美国当前的贸易政策继续下去,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企业必遭反噬。

  这封信没有个人署名,写信日期为3月11日,可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查到。发这封信的背景,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美国企业征求对所谓外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意见。

  特斯拉公司在信中并未细谈所谓外国“不公平贸易”做法,反而呼吁美国政府采取贸易措施时,“应考虑美国的出口”,以免伤害美国企业。

  信中写道,当其他国家回应美国的贸易行动时,美国出口商必受影响。“例如,美国先前的贸易行动已经引发对象国立即反应,包括对这些国家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信中还说,特斯拉已经采取措施,尽可能把更多供应链环节放在美国,“但某些零部件很难或者不可能在美国获得”。

  一名了解特斯拉致信一事的知情人士告诉媒体,这封信就是“客气地表达”美国目前的关税政策“正在坑害特斯拉”。这名知情人士说,这封信之所以没署名,是因为“公司里没人想因发送这封信被解雇”。

  路透社报道说,特斯拉的这封信代表了诸多美国企业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担忧,因为是特朗普亲密盟友马斯克的公司表达意见,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特斯拉是又一家对特朗普贸易战表达担忧的美国企业,加利福尼亚州的各类企业都被特朗普反反复复的关税措施搅得心烦意乱。

  在欧洲,由于美欧贸易战阴云笼罩,以及马斯克对一些国家内政发表看法等原因,汽车行业数据显示,特斯拉公司今年2月在瑞典、挪威、丹麦、法国的汽车销量同比大跌,市场份额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2月,瑞典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中,特斯拉品牌较去年同期减少42%;在挪威和丹麦,均减少48%。在法国,今年头两个月新注册登记机动车中,特斯拉较去年同期减少45%。(视频:沈浩洋、王科文)

  • 相关阅读
  • 记者手记丨在美国“西南偏南”大会体验科技与艺术交汇下的未来探索

      新华社休斯敦3月15日电 记者手记|在美国“西南偏南”大会体验科技与艺术交汇下的未来探索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美国“西南偏南”大会和艺术节15日在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闭幕。这一...

    时间:03-16
  • 俄总统助理:乌军处困难时期 俄军正多方向推进

      新华社莫斯科3月16日电(记者 赵冰)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日前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军队正处于“困难时期”,俄军正从各个方向推进。  乌沙科夫回应俄乌停火问题说,目前情况下,任何停火都可能给...

    时间:03-16
  • 泽连斯基:乌俄停火不应与领土问题“挂钩”

      新华社基辅3月16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5日在乌首都基辅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乌俄两国停火的“第一步”不应与领土问题联系在一起。  泽连斯基说,领土问题“复杂”,应当留到日后“在谈判桌上”解决。他...

    时间:03-16
  • 综述|美“剑桥能源周”聚焦天然气和人工智能

      新华社休斯敦3月15日电 综述|美“剑桥能源周”聚焦天然气和人工智能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14日在休斯敦闭幕的国际能源行业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上,天然气和人工智能(AI)成为两大焦点...

    时间:03-16
  • 法国电视2台一涉华虚假报道被当场揭穿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法国电视2台一档节目在报道中国工厂时公然违背职业操守,以“坑蒙拐骗”手段,与反华分子勾结上演一出充斥谎言的闹剧。这种做法令人瞠目,节目一播出就被受访当事人和观众揭穿,沦为国际笑柄。  ...

    时间:03-16
  • 列国鉴·南非丨记者观察:南非推动土地改革为何这么难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3月16日电(记者白舸)美国国务院14日宣布南非驻美国大使易卜拉欣·拉苏尔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令其限期离境,理由之一是南非土地改革政策歧视白人。南非总统府15日发表声明,称这一事件“令人遗憾”,南...

    时间:03-16
  • 美政府削减拨款 美国之音全部员工“被休假”

      新华社华盛顿3月16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之音电台1300多名员工15日起被迫休假。前一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削减美国国际媒体署规模,而该机构负责向美国之音电台拨款。  美国之音电台负责人迈克尔·阿布拉莫维...

    时间:03-16
  • 俄外长强调须停止在红海使用武力

      新华社莫斯科3月16日电(记者赵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6日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拉夫罗夫强调必须立即停止在红海使用武力。  据俄外交部网站消息,此次通话由美方发起。美方向俄方通报了对也门胡塞武装开展军事...

    时间:03-16
  • 特多总理:期待能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

      新华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克朗角3月15日电(记者王植樱 王林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下简称特多)总理罗利15日说,特多对目前与中国正在开展的合作感到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机会。  罗利是当天在多巴哥岛西南...

    时间:03-16
  • 全球瞭望|比利时媒体:对华合作是欧洲电池产业出路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6日电(记者潘革平)比利时《回声报》日前刊发记者本杰明·埃弗拉特发表的文章认为,中国当年通过引进欧洲企业合作,实现了汽车制造技术积淀,如今欧洲在电池领域亟需借鉴这种发展路径。文章摘要如下: ...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