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去美国风险”背景下 卢拉出访“带货”农产品

2025-03-29 21:08: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圣保罗3月29日电 题:“去美国风险”背景下 卢拉出访“带货”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巴西总统卢拉近日访问日本,推动巴西农产品进军日本市场成为重要议题。他表示,巴西正在成为“全球粮仓”,希望帮助巴西农产品打开日本市场大门。

  分析人士认为,在一些国家因美国关税政策推动“去美国风险”的背景下,巴西强化与贸易伙伴关系,寻求让更多巴西农产品取代美国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不过,巴西农业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巴西在成为“全球粮仓”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挑战。

  寻求扩大农产品海外市场

  据巴西媒体报道,此次卢拉访日专门带上了巴西肉类出口协会代表团,重要目的是推动日本进口巴西牛肉,为巴西肉类企业打开日本市场大门。

  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向媒体透露,日本已承诺派遣专家组前往巴西评估牛肉进口事宜,巴西也在推动相关国际卫生认证,以满足日本进口要求。法瓦罗说:“我们将尽力推动日本对巴西开放牛肉市场。”

  美国是日本进口牛肉的重要来源国。分析人士认为,巴西牛肉尝试进军日本市场,反映出巴西在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中提升自身地位的雄心。

  巴西和美国同为全球重要农产品出口国,长期稳居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前两位。根据巴西官方数据,尽管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大豆等谷物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巴西农产品出口额在2024年仍达到1644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好成绩,占该国出口总额近一半。同期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760亿美元,仅比巴西多出100多亿美元。

  展望2025年,巴西农产品出口额有望超过美国。巴西农业部预测,2025年巴西谷物将迎来历史性丰收,预计较2023年至2024年收获季大幅增长,农产品出口额有望再创新高。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将降至1705亿美元,并特别指出在大豆等领域面临来自南美国家的“强烈竞争”。

  巴西州立坎皮纳斯大学经济系教授安东尼奥·迭格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巴西农产品出口额赶超美国主要有两方面促进因素:一方面,巴西农业迎来丰收,产量大幅上升;另一方面,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挑起多场关税战,导致不少国家考虑减少对美国大宗商品的依赖,转而进口巴西农产品。

  区域合作应对贸易保护

  巴西今年7月将担任南方共同市场轮值主席国,卢拉此次访日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推动南方共同市场与日本的自贸协定谈判。卢拉在日本承诺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相关谈判。

  本月初,卢拉出席乌拉圭总统奥尔西就职仪式时强调了推动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性,提出重点加强南方共同市场作用。

  迭格斯认为,加强区域一体化是拉美国家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作为南美主要经济体,巴西应通过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巴西近期大力推动南共市与贸易伙伴的自贸协定谈判。去年年底,南共市与欧盟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结束了持续20多年的谈判。据巴西政府统计,这一协定有望部分或全部免除绝大多数巴西对欧盟出口的农产品关税。

  据巴西农业部数据,2023年,巴西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87亿美元,占对欧盟总出口额的40%。2024年,巴西对欧盟农产品出口额增至232亿美元。

  法瓦罗表示,南共市-欧盟自贸协定为巴西农产品贸易带来“战略进步”,巩固了农产品作为巴西国际贸易支柱的地位。

  “跟美国长期以意识形态主导外交政策不同,巴西可以保持务实独立的外交立场,从而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保持灵活性。” 迭格斯说。

  长期发展仍面临挑战

  尽管巴西谋求扩大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但巴西农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易受气候变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要保持长期快速发展仍面临挑战。

  巴西大豆生产者协会主席巴尔托洛梅乌·布拉兹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巴西农业在自然条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备巨大优势,但在交通运输、仓储保管等基础设施方面受到制约。

  布拉兹说,巴西农业长期依赖公路运输,现有公路运力已趋于饱和,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仍是我们成为世界级农业强国前进路上的障碍。”

  巴西农业专家伊沃·梅洛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可能影响巴西农产品出口额。“作为巴西主要作物,大豆和玉米近年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回落,再加上地区性收成等问题,巴西农业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梅洛认为,在全球绿色发展大潮下,可持续发展可能成为巴西农业的独特优势。梅洛指出,巴西农业长久以来重视生态保护,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巴西农业可能会迎来巩固农业地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机会。

  • 相关阅读
  • 俄国防部:乌克兰无人机袭击能源设施致俄大量用户断电

      新华社莫斯科3月29日电(记者江宥林)俄罗斯国防部29日说,过去一日,乌克兰无人机多次袭击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能源基础设施,导致当地9000多用户断电。  据俄国防部当天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28日,乌克兰多次出动无人机,袭...

    时间:03-29
  • 美媒披露国防部长携妻参加机密会议

      新华社华盛顿3月29日电(记者颜亮)据美国媒体29日披露,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曾两次携妻子参加讨论机密信息的会议,进一步引发外界对特朗普政府官员处理机密信息方式的质疑。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赫格塞思的妻子詹...

    时间:03-29
  • 丹麦媒体:“挨户敲门”被拒 美到访格陵兰岛行程被迫修改

      新华社格陵兰岛努克3月29日电(记者郭爽 张玉亮)据丹麦媒体报道,美国政府代表近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首府努克“挨家挨户敲门”,希望对方接受美副总统夫人乌莎·万斯拜访,但均遭到拒绝,这是导致美被迫修改到访格陵...

    时间:03-29
  • 缅甸强震已在当地造成1644人遇难

      新华社仰光3月29日电(记者黎广滔)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一行当天视察曼德勒省受灾地区,并前往当地医院探望灾民。...

    时间:03-29
  • 新华社快讯: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抵达缅甸

      新华社快讯:当地时间3月29日晚,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

    时间:03-29
  • 新华网国际看点|前方记者直击缅甸曼德勒震区救援现场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新华社记者张东强从28日黑夜到29日白天,一路驱车赶往曼德勒地震重灾区。本期《新华网国际看点》我们跟着前方记者直击震区救援现场。策划:车玉明 刘加文统筹:杨...

    时间:03-29
  • 新华社快讯: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 ...

    时间:03-29
  • 科普丨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张晓茹)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44人。此外,毗邻缅甸的泰国、老挝多地均有强烈震感,并有不同程度人员伤亡、建筑倒塌。缅甸...

    时间:03-29
  • 全球瞭望丨日媒:各国应联手阻止美关税“暴举”

      新华社东京3月29日电 日本多家媒体28日发表社论,抨击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决定,呼吁各国联手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做法。  《朝日新闻》发表题为《看不下去的美国政权“暴走”》的社论...

    时间:03-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