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诺罗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的中心位置,矗立着砖红色的独立纪念碑。纪念碑对面的广场上,是柬埔寨“独立之父”——已故太皇西哈努克的雕像。
法国自1863年把柬埔寨变成“保护国”以来,对这个东南亚国家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家国的经历让西哈努克从小就品尝了身在殖民统治下的屈辱,也让他下定决心谋求国家独立。在二战后世界各地被压迫人民纷纷觉醒的时代浪潮中,西哈努克领导柬埔寨民族解放运动,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独立。
为维护来之不易的独立,西哈努克实行中立外交政策,却引发图谋控制东南亚的美国不满。美国支持朗诺集团发动政变,之后柬埔寨陷入战乱。西哈努克虽被迫长期流亡中国,但一直领导柬埔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斗争。在后来的柬埔寨和平进程中,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了国内不同派别的和解。
西哈努克致力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西哈努克港见证了他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努力。他在追求国家自主发展的过程中为柬埔寨找到了真正的好朋友——中国。中柬友好关系历久弥新,两国在新时代加快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造福两国人民。
策划:倪四义 韩墨
视频:刘赞 吴宝澍
记者:吴长伟 席玥 顾承哲(实习生) 侯家亮(实习生)
统筹:赵卓昀 王丰丰 刘品然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