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

2025-04-20 10:43: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4月19日电(记者郭爽)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如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每年经历极端高温的天数是80年前的3倍以上。

  海洋热浪是指海洋表面水温在一段时间内远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英国雷丁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研究了气候变暖及海洋热浪相关数据后发现,在20世纪40年代,全球海面平均每年约有15天经历极端高温,如今这一数字已跃升至近50天;近一半的海洋热浪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所致,如果没有气候变暖,2000年至2020年间观测到的海洋热浪有47%根本不会发生。

  研究还发现,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海洋热浪的强度越来越大,其最大强度上升了约1摄氏度,一些地区的升幅甚至更高。

  研究人员说,海洋热浪会破坏水下生态系统,长时间异常温暖的海水会杀死珊瑚,破坏海藻林并伤害海草床,这些都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海洋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更大压力。不断增加的海洋热浪还会导致大气不稳定,使一些地区出现更频繁、更强烈的热带风暴。

  研究人员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海洋,需要采取紧急气候行动来保护海洋环境。

  • 相关阅读
  • 俄“联盟MS-26”载人飞船宇航员返回地球

      新华社莫斯科4月20日电(记者江宥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20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俄“联盟MS-26”载人飞船上的宇航员当天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  消息说,“联盟MS-26”载人飞船返回舱于莫斯科时间20...

    时间:04-20
  • 通讯丨“去中国是我的梦想”——孔子课堂助力斯里兰卡学子拓展人生机遇

      新华社科伦坡4月20日电 通讯丨“去中国是我的梦想”——孔子课堂助力斯里兰卡学子拓展人生机遇  新华社记者陈冬书  19日清晨,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兰比尼学校校园里人头攒动。...

    时间:04-20
  • 中国政府援缅第七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抵达缅甸

      新华社仰光4月20日电(记者黎广滔)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第七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20日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据了解,第七批物资包括80万盒阿莫西林胶囊、12.2万瓶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

    时间:04-20
  • 通讯|用车轮丈量广阔土地——比利时六旬骑行者开启“骑向上海”之旅

      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19日电 通讯|用车轮丈量广阔土地——比利时六旬骑行者开启“骑向上海”之旅  新华社记者潘革平 陈颖  4月19日上午,布鲁塞尔五十年宫汽车博物馆前,一场温馨而隆重的欢送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比利...

    时间:04-20
  • 全球瞭望|比利时媒体:美国贸易战将让全球南方付出高昂代价

      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19日电(记者潘革平)比利时《回声报》19日刊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贾娅蒂·戈什题为《全球南方将为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付出高昂代价》的文章,深入剖析美国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秩序的...

    时间:04-20
  • 普京宣布复活节停火30小时 泽连斯基称不足以建立信任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下令,在今年东正教复活节到来之际俄军暂时停火30小时。他同时指出,俄军必须做好准备,“击退敌人可能违反停火的行为、挑衅以及任何进攻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提议将...

    时间:04-20
  • 第一观察丨“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够大”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再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越是在关键时刻,世界越能听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中国声音,越能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中国方案。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

    时间:04-20
  • 重庆首发图定中亚班列

      新华社重庆4月20日电(记者李晓婷)20日上午,一列满载“重庆造”聚酯切片的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这是重庆首次发行图定中亚班列,此后将以每月2列的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  据了解,此...

    时间:04-20
  • 重庆首发图定中亚班列

      新华社重庆4月20日电(记者李晓婷)20日上午,一列满载“重庆造”聚酯切片的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这是重庆首次发行图定中亚班列,此后将以每月2列的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  4月20日,...

    时间:04-20
  • 废塑料变身基建材料!中沙企业合作绿色环保项目在江苏落地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废塑料变身基建材料!中沙企业合作绿色环保项目在江苏落地  新华社记者任军、蔺妍  4月中旬,位于江苏宿迁的高雄路,迎来多位来自全球石化巨头——沙特阿美公司的...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