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休斯敦4月29日电(记者徐剑梅)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号重返白宫已百天。然而,对于特朗普口中的所谓“伟大”,恐怕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带着多重幻影。事实也证明,一百天过去,就连这些幻影也在一个个破灭。
这是4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黄金时代”如此成色
一百天前,特朗普在其再度就任总统的典礼上发表演讲,开场白就是:“美国的黄金时代从此刻开始。”他还不忘结语时呼应:“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因为我们是美国人。未来是我们的,我们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远未等到一百天,人们就已忘记这句“特朗普2.0”开场白。
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特朗普在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新华社/美联
一百天里,随着特朗普扣动面向全球普征高额关税的扳机,美元走弱而美国国债收益率拉升,显示全球投资者对这两大避险资产的信心被削弱。“黄金时代”未见来临,黄金价格却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喷涌的避险情绪里屡创新高。在大宗商品市场,原油价格低位徘徊,释放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导致原油需求疲软的信号。
如果问普通美国人,最令人郁闷的事情有哪些?答案至少包括飙高的鸡蛋价格。这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风向标”,虽然现在蛋价已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且经常限购。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特朗普就职时的71.7%直降至如今的50.8%。
2月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家超市内,顾客从鸡蛋售罄的通知旁走过。新华社发(曾慧摄)
多家民意调查显示,逾半数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对通胀重视不足,政策应对力度不够;近四分之三美国人预期,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继续抬高日常生活成本。百日之内,许多美国人对“特朗普繁荣”的期待已经变成对“特朗普衰退”的担忧。
盖洛普民调显示,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的支持率在二战后历任美国总统中排名倒数第二。就连素来“挺特”的福克斯新闻台发布的最新民调也显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支持率仅为38%,外交政策支持率也只有40%,其总体支持率跌至45%。
“名嘴”比尔·马赫25日在脱口秀节目中说,虽然嘴上不说,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支持者们对特朗普百日执政的表现“非常失望”。他们投票给特朗普是因为他们亲眼见证几十年来失业、工资停滞和“腐败不堪、支离破碎”的体制,因而想要“彻底改变,打破一切”,然而“现在他们发现,实际上他们损失惨重”。
恃强凌弱举世震惊
照理说,过去八年间,特朗普的一言一行都在媒体聚光灯下被呈现,其超高的知名度,理应让外界对他的个性、理念及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可能的意图、作为及行动路径有较充分的预判。然而,特朗普还是“成功地”让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传统盟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感意外,并因意外而惊诧、乃至措手不及地震惊。
3月1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专卖店的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美国酒类产品。新华社发(梁森摄)
短短一百天内,特朗普政府裁撤国际开发署、为墨西哥湾更名、当街遣送国际学生、强势求购格陵兰岛、拉记者进国安高官群聊……白宫新闻几乎每天都在抢夺关注度。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内外同时开辟多条“战线”,不断设置话题,持续上演并传递着无人能预料的喧哗、混乱、冲击与震荡。
震惊来自欧洲人。他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聆听奉命出使的美国副总统万斯贬斥欧洲、赞扬右翼民粹政党。据说万斯的演讲内容事先得到特朗普首肯。
震惊来自加拿大人。他们猝不及防被特朗普贬为美国“第51州”州民,随后又被“关税大棒”劈头砸下。愤怒的加拿大人回击:“加拿大和美国在深化经济一体化、加强安全和军事合作基础上建立的旧关系已荡然无存。”
震惊还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他们在电视新闻中目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遭受特朗普与万斯的霸凌和羞辱,被一再指责“手里没牌”“不懂感恩”。
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三)离开美国华盛顿白宫。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诧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似乎在漠视东西方文明曾经共同讲求的外交修养与耻感,背离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享有尊严、应相互尊重并共同遵守规则的国际规范。
美国《大西洋月刊》评论说,特朗普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奇怪地转向了一种表演性帝国主义……他似乎真心相信强国有权欺负弱国。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认为,美国应攫取小国的自然资源,美国的盟友应向我们支付保护费,就好像他们是店主,而美国是黑帮老大一样”。
肆意加税史无前例
毫无疑问,过去一百天里,“特朗普2.0”给全球带来的最大规模震惊与冲击,来自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这一无差别关税“就规模、速度和不确定性而言,史无前例”。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就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在关税风暴中,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与调门朝令夕改,不断被媒体披露其决策的“即兴发挥”。按照其支持者的说辞,这种反复无常是政策灵活性的表现,以便在与具体国家谈判中获得更利于美国的贸易条件。然而事实是,在不到一百天内,特朗普“创造了市场最讨厌的东西:不可预测性”。这无疑是一种“有毒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持续高度紧张,消费者信心下降,通胀预期上升,企业投资决策延迟。
4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新华社发(郭克摄)
有时,特朗普政府的宣示或举措甚至一日几变,让企业完全无所适从。一次,《华尔街日报》刚就美国政府一项关税豁免产品的决策发表社论,转眼所评之政策已成废纸,评论者叹息:“究竟发生了什么?真正的政策又是什么?谁知道呢?”
共和党大金主、城堡投资集团创始人肯·格里芬近日批评说,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一种与国家最佳利益背道而驰的交易思维,损害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关税不会带回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正危及美国的全球品牌,贸易战已演变成“荒谬”的局面。
3月28日,顾客在美国纽约市一家超市选购杂货。新华社发(郭克摄)
为美国《外交政策》撰写拉丁美洲简报的记者凯瑟琳·奥斯本则发现,面对特朗普新设的贸易壁垒,拉美国家正更主动地与欧盟和亚洲国家接触,“迄今为止,特朗普第二个任期至少取得了一项成效,那就是激励各国实现贸易多元化”。
不论如何,在全球层面,特朗普试图以关税为杠杆重塑美国经济、供应链、国际竞争格局,乃至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所造成的“特朗普冲击波”正在改变世界经济与地缘政治前景,令全球不确定性陡增。
这不是创造性破坏,而是在创造破坏性。
“特朗普2.0”届满百日之际,人们没有看到“黄金时代”的来临,却看到一个正在自我实现的预言:相较特朗普坎坷的第一个任期,他的第二个任期将更加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