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以“新加沙援助方案”遭批 加沙社区厨房“断供”

2025-05-10 09:12:5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以色列从3月起全面禁止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面对国际社会谴责,以方提议由以军接管援助物资分发,遭多方批评后,美方提出一份疑似“换汤不换药”的方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日明确反对,指出此类方案只会“加重加沙儿童和家庭的苦难”。由于食材和燃料短缺,加沙地带上百家由联合国、援助机构支持的社区厨房近期停止运转,加沙民众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仍在加剧。

  5月2日,孩子们在加沙城等待领取救助食物。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儿基会:新方案只会“加重苦难”

  美国国务院先前放风说,正在制定一个可让援助食品进入加沙地带的解决方案,预计近期公布。

  据路透社报道,当下在援助组织圈内正流传一份提案,建议设立“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通过四个“安全分发站点”统一向加沙民众分发食品援助,每个站点初期可覆盖30万人。其内容与以色列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方案颇为相似,以方这一方案广受批评。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机构说,这一方案是“企图将援助武器化的蓄意行为”。

  “看起来,以色列向人道主义援助组织群体提出的方案设计将加重加沙地带儿童和家庭的苦难。”儿基会发言人詹姆斯·埃尔德在日内瓦说。

  埃尔德指出,这一评价也适用于美方提出的基金会方案。据他理解,该方案和以方先前方案同属一个框架。

  略有不同的是,美方方案指出,食品分发站点属“中立”性质。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9日解释说,按照新方案,以色列不会参与援助物资分发工作,但将负责“提供安全保障”。

  “以色列人将直接参与提供必要的军事安全保障,因为(加沙地带)属于战区。但以方人员不会参与分发食品或运输食品的工作。”赫卡比说。

  这是4月30日在加沙城拍摄的沙尘天气下的流离失所者聚集区。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3年10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爆发新一轮冲突后,以方当即切断大部分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的通道。双方今年1月实施第一阶段停火后,以方一度有限开放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通道,但3月又封闭所有渠道,随后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密集军事打击。

  针对美以设立集中分发站点的方案,埃尔德指出,加沙儿童和家庭前往分发站点领取援助食品时将面临更高安全风险,会使更多人流离失所。“以人道主义援助为诱饵,达到强制民众迁移的目的,尤其是从(加沙地带)北部迁到南部地区,这种做法会让人陷入两难境地:选择流离失所或是死亡。”

  以色列安全内阁5日批准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计划,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当天宣称以方此次将展开“高强度”军事行动。以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7日说,以军的行动目标是全面控制加沙,并把当地民众集中转移到南部狭小区域。

  埃尔德认为,以色列该做的是解除两个多月来对加沙援助渠道的封锁,这种封锁正带来大范围饥荒和营养不良相关死亡。

  4月23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人们查看以军袭击后的学校。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社区厨房”断供 人道危机加剧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7日更新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状况简报,在4月27日至5月6日的10天内,加沙地带的社区厨房已经有三分之一因缺少食材或燃料而停止运转,日均供应餐食量减少25%。

  受战事影响,加沙地带餐馆、糕饼店关闭,提供热食的社区厨房是巴勒斯坦民众获得食物“最后的生命线”。慈善组织“世界中央厨房”7日晚在声明中说,这一机构在加沙的社区厨房8日起将关闭,原因是物资短缺且得不到补充。

  路透社8日以“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网络”主任阿姆贾德·沙瓦为消息源报道,加沙地带170家社区厨房中的绝大部分因以军持续封锁而停止运转。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说,加沙地带大约200万人面临严重食品短缺。“世界中央厨房”创始人何塞·安德烈斯说:“我们已经有装满食品及物资的卡车在埃及、约旦和以色列待命,但它们无法在没有得到(以色列)许可情况下开动。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自由流动必须得到保障。”

  2月19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拜特哈嫩,儿童排队等待取水。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加沙地带供水同样面临短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乔纳森·克里克斯8日告诉美联社记者,加沙地带65%至70%的供水系统已遭破坏,人道主义救援人员转而依靠运水卡车供水。受制于燃油短缺,供水难以覆盖全部居民。

  据巴勒斯坦水务部门统计,加沙地带的水供应量已降至人均每天3到5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人均每天15升最低标准。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戴维·门瑟说,以方担忧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被哈马斯控制,以方官员正在尝试把物资送达“真正有需求的人”手中的方法。门瑟说,哈马斯策划了加沙地带发生的严重饥饿现象,在哈马斯放下武器前,以色列不会解除对加沙的封锁。

  然而,以色列没有提供哈马斯扣留救援物资的任何证据。联合国方面及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均否认在物资发放方面偏袒哈马斯武装人员,表示物资分配受到联合国严格监管。(记者:沈敏、吴子钰)

  • 相关阅读
  • 巴基斯坦否认印度对巴方违反停火协议的指控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10日电(记者杨恺)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阿陶拉·塔拉尔10日晚否认印度对巴方违反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的指控。  塔拉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巴基斯坦没有违反停火协议,印度官员和媒体的所有指...

    时间:05-11
  • 伊朗外长:伊朗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新华社多哈5月10日电(记者汪强 陈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10日在多哈出席第四届阿拉伯-伊朗对话会议时说,伊朗无意发展核武器,但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  阿拉格齐在讲话中表示,伊朗始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

    时间:05-11
  • 巴基斯坦外交部:巴方对印度侵略行为作出负责任的回应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10日电(记者杨恺)巴基斯坦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为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侵略行为作出了非常负责任、适度和成熟的回应。  声明说,两个拥核国家之间的冲突需要国际社会进行更深入的反...

    时间:05-11
  • 苏丹北科尔多凡州首府遭无人机袭击致20名囚犯死亡

      新华社开罗5月10日电(记者张猛)喀土穆消息:苏丹政府10日说,苏丹北科尔多凡州首府欧拜伊德市当天遭无人机袭击,造成20名囚犯死亡。  苏丹文化和新闻部长兼政府发言人哈立德·阿里·艾萨尔发表声明说,10日上午,苏丹快速...

    时间:05-11
  • 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2025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多瓦尔表示,帕哈尔格姆恐袭事件造成了印方人员严重伤亡,印方需要采取反恐行动。战争不是印方的选择...

    时间:05-11
  • 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新华社记者张伟 常天童 王雅楠  5月7日至10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

    时间:05-11
  •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2025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电话。  达尔介绍了巴印冲突的最新情况,表示巴方愿同印方实现停火,但不会放松警惕,将对侵犯巴主权和领土行...

    时间:05-11
  • “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日”活动在摩洛哥举行

      新华社拉巴特5月10日电(记者霍晶)“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120余名中摩各界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中...

    时间:05-10
  • 新华社评论员:守护历史记忆,共创光明未来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守护历史记忆,共创光明未来  新华社评论员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碧空澄澈、旗帜招展,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

    时间:05-10
  • 乌外长:乌方12日起实施至少30天全面无条件停火

      新华社基辅/莫斯科5月10日电(记者李东旭 栾海)乌克兰外交部长瑟比加10日下午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乌方准备自12日起实施至少30天的全面无条件停火。  瑟比加说,乌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基辅同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