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特朗普中东行有何盘算

2025-05-12 21:27: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开罗5月12日电 题:特朗普中东行有何盘算

  新华社记者吴宝澍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

  各方披露的消息显示,特朗普此行的主要诉求是加强美国与海湾三国间的经贸合作,试图吸引三国扩大对美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此行在中东谈成“大生意”,同时以此缓解国内面临的执政压力,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处境尴尬。

  此访重点锚定“生意”

  美方近来就特朗普中东之行释放的多种信号大都围绕“生意”和“大单”。自1月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为美国“拉投资”,海湾国家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创收”的重要来源。今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与特朗普通话时表示,沙特计划在今后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随后表示,希望沙特的投资额扩大到1万亿美元。

  这是4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方官员日前表示,特朗普此行将与海湾三国讨论投资和经贸合作等议题,预计将宣布达成多项协议。据法新社报道,相关协议会涉及防务、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另有媒体报道说,美国将与沙特签署一项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此外,卡塔尔正在与美国波音公司商谈,可能敲定购买约100架客机的订单。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名誉会长理查德·哈斯表示,特朗普此访中东的重点是“生意”。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中东和北非研究主管菲拉斯·马克萨德也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特朗普访问这三个海湾国家的主要考量。

  意在纾解国内困局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重视海湾国家的巨额采购和对美投资,很大程度上意在缓解其在国内的执政困局。

  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赖恩·卡图利斯撰文说,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持率跌至过去80年来历任总统同期最低,一个主要原因是民众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和物价上涨愈发不满。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想要利用此行将民众对美国经济问题的注意力转移到与海湾三国达成的商业交易上。

  4月19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门前参加抗议活动。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希卜利·泰勒哈米说,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在聚光灯下向国内展示与多国达成了“数万亿美元交易”,以此来挽回民意。

  有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美国与这些国家签下“大单”,纸面上的巨额协议最终到底有多少能真正落到实处,依然存疑。一些协议落实流程复杂,甚至耗时多年而实效甚微。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白宫记者塔玛拉·基思说,特朗普2017年访问沙特时宣布达成的3500亿美元协议就“有水分”。一些官方和商业信息显示,相关协议迄今也没有兑现。

  地区政策处境尴尬

  美国白宫官员此前声称,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并不是特朗普此访的重点。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访聚焦经贸议题、回避地区安全事务,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其中东政策成果十分有限。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刊文说,特朗普政府上台前曾立下结束巴以冲突、限制伊朗核计划、促成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等“大目标”,但目前来看这些目标“遥不可及”。

  4月26日,当地民众在加沙城查看以军袭击后的废墟。新华社发(马哈茂德·扎基摄)

  在巴以冲突方面,特朗普政府扬言“清空加沙”以及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加剧了地区局势动荡,也引发阿拉伯国家的不满。由于巴以冲突持续,沙特方面也无意与以色列推进关系。在伊核问题上,尽管美伊已举行四轮谈判,但双方分歧依然明显。

  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丹尼斯·罗斯指出,特朗普政府在中东政策上尚无成绩,此访也只能在经贸议题上做文章。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系副教授安德烈亚斯·克里格认为,目前特朗普政府更关注国内事务,缺乏处理全球和地区危机的渠道,因此更依赖海湾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多斡旋作用。

  • 相关阅读
  • 新华视点丨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箱子到中国!”

      在江苏苏州观前街古色古香的商铺穿行,法国游客迪恩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汉服、刺绣围巾、手工茶具,还有新款的智能手机。“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中国‘扫货’了,每次都觉得买不够。”  随着“中...

    时间:05-13
  • 俄外交部发言人:西方坚持俄乌停火30天旨在为乌提供喘息机会

      新华社莫斯科5月12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2日发表评论说,西方坚持俄乌停火30天是为了给乌克兰提供喘息机会,以便乌恢复军事能力继续与俄对抗。  根据俄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扎...

    时间:05-13
  • 新华社消息丨联合国秘书长欢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

      编导:徐中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13
  • 中国儿童剧《鹬·蚌·鱼》在摩洛哥深受好评

      新华社拉巴特5月12日电(记者霍晶)11日,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儿童剧《鹬·蚌·鱼》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上演,200余名摩洛哥观众在一片恬淡写意的中国田园景象中了解了中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经典故事...

    时间:05-13
  • 以色列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撤销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国际刑事法院官网12日发布的文件显示,以色列政府已向该法院提交申请,要求撤销对以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前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的国际逮捕令。  2024年12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

    时间:05-13
  • 联合国秘书长欢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

      新华社联合国5月12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12日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全球经济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迪雅里克当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时间:05-13
  • 世界气象组织: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对非洲造成沉重打击

      新华社日内瓦5月13日电(记者王娅楠)世界气象组织12日发布《2024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说,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全方位冲击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加剧饥饿、不安全和流离失所情形的发生。  报告指出,2024年是非洲...

    时间:05-13
  • 世卫组织报告:“三个十亿”目标取得显著进展

      新华社日内瓦5月13日电(记者王娅楠)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的2024年成果报告显示,即使在资金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全球卫生目标仍然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份报告在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召开之前发布,介绍了世卫组织...

    时间:05-13
  •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

    时间:05-13
  • 记者观察丨从埃拉特港看以色列为战争付出的经济代价

      埃拉特港是以色列连接红海的唯一港口,具有重要的贸易和战略意义。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地区局势迅速升级。  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4.9万辆车经由埃拉特港进口,而整个2024年,这个数字为0...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