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2025-05-14 14:50: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 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新华社记者宋瑞

  背诵中国交通法规,苦练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来自委内瑞拉的吴瑞龙正在天津积极备考中国驾照。吴瑞龙这样做的一大原因,是被低碳、智能、时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圈粉”。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很酷。拿到驾照后,我计划先租后买,以满足日常代步和旅行需求。”吴瑞龙说。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智造”产品,正日益受到外国消费者追捧。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0.9%,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1月9日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装车间拍摄的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除了新能源汽车,华为折叠手机、小米骨传导耳机、影石Insta360全景相机、宇树人形机器人……不断涌现的“中国智造”也在全球声名鹊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中国智造”在产业链、产品竞争力和创新方面的综合优势,是中国努力打破贸易壁垒、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支撑。

  不同于以往关于中国产品“廉价低质”的认知,中国近些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能,使得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实现质的跃升。

  天津外国语大学危地马拉籍学生李鸿洋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小米智能手机,“它功能丰富、使用流畅,性价比很高”。

  “危地马拉很喜欢进口中国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不贵。”李鸿洋说,他正计划给家里购买一台既节能又智能的中国产洗衣机,解放妈妈的双手。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而形成的“中国智造”浪潮,正促进中国产品以新的形象和新的接受度走向世界。

  前不久,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借助中国国产大模型DeepSeek,成为“国际卖货达人”。他们对着镜头随意说几句话,再让AI根据商户需求生成脚本,就能制作出用多国语言介绍自家产品的带货视频。

  来自越南的潘庭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看到这一视频,连连赞叹:“这太神奇了。我还看到了一些中国商品的越南语视频介绍,描述内容相当准确,更有利于我们购买中国商品。”

  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的一家经营户播放使用AI技术制作的多语种商品介绍视频(2024年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逆流汹涌的环境下,得益于完备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等,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以人民币计,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中国出口机电产品5.04万亿元,增长9.5%,占中国出口总值的60.1%。今年一季度,中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

  36岁的俄罗斯商人苏丽媛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了两家公司,从事中国产农用机械设备和医疗器械等商品出口贸易。目前,这两家公司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中国的合作企业务实高效、善于创新,产品物美价优,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定制化服务。”苏丽媛说。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苏丽媛通过在华创业,加深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和信心。

  2025年3月26日,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一款正在行走的宇树G1机器人吸引人们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的重要枢纽,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学院副教授克谢尼亚·邦达连科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中心,而近年来“中国智造”迅速崛起,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电子商务、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很少有经济体能像中国一样展现出如此强大的韧性。”邦达连科说。

  • 相关阅读
  • 中国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4日电(记者朱昊晨 张兆卿)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这三只金丝猴为一雄两雌,来自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入园后,它...

    时间:05-15
  • 记者手记丨在喀麦隆担任“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的中国公司

      新华社雅温得5月14日电 记者手记|在喀麦隆担任“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的中国公司  新华社记者王泽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喀麦隆,每逢雨季,其道路桥梁经常遭遇塌方、泥石流等灾害。一旦出...

    时间:05-15
  • 中国政府援缅第十四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中国政府援缅第十四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于12日、13日相继运抵仰光,该批物资包括1804套住宅板房及配套家具和95套移动手术室。14日上午,中国驻缅甸使馆参赞欧阳道冰、仰光省首席部长梭登在港口进行了物资交接...

    时间:05-15
  • 新华社消息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暂停17家美国实体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

      编导:唐子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15
  • 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指出,从来信中,感受到你对中国的深厚感情...

    时间:05-15
  • 中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即将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  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公务普通及普通护照的人员和乌兹别克斯坦普通护照的人员,在缔约另一方...

    时间:05-15
  • 驻英使馆回应:这是正常的领事提醒

      新华社伦敦5月14日电(记者吴黎明 郑博非)针对此前我驻英使馆发布消息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切实加强安全防范一事,驻英使馆新闻发言人1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应说,这是正常的领事提醒。  2024年1...

    时间:05-15
  • 又失一笔拨款 哈佛继续“硬刚”美国政府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美国政府13日宣布,将在先前冻结对哈佛大学的22亿美元多年期拨款基础上,再取消4.5亿美元拨款。哈佛大学则在数小时后提交最新诉讼请求,寻求法官驳回联邦政府上周关于暂停对哈佛大学所有...

    时间:05-15
  • 特朗普中东行 “绕不开”以色列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三国,此行将不会到访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以色列。  5月1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沙特王储穆罕默德...

    时间:05-15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

      新华社快讯: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 ...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