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华走笔丨在历史的缝隙中,与光重逢

2025-05-16 09:52: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匈牙利,小克勒什市。

  2024年春,为拍摄一部以匈牙利“民族诗魂”裴多菲为主题的纪录片,我和同事来到这座距首都布达佩斯百余公里的小城,造访裴多菲生命的起点——他的故居。

  在小克勒什市裴多菲故居拍摄的中文版裴多菲文集。彭卓摄

  1823年,裴多菲出生在这里。这位匈牙利爱国诗人与民族英雄,被视为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自由与爱情》为中国人民所熟知。

  黑瓦白墙,幽静肃穆,小镇一隅的纪念馆,朴素而不失温度。走进故居,工作人员轻轻推开一扇老旧木门,一间不过10平方米的藏书室,悄然映入眼帘。

  门轴轻响间,一股夹杂着岁月与油墨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穿窗而入,飘浮的尘埃幻化为微光,辉映着典藏于胡桃木色书架的数千册书籍。

  “这间屋子里,收纳了我们所有的外文版裴多菲著作。至于有没有中文版……记不清了。你可以试着找找。”操着半生不熟的英文,工作人员带我进入屋内。

  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我沉入这片由多种语言织就的文学森林之中,目光在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间穿梭。忽然,我视线一凝——密密麻麻的字母丛中,几行熟悉的方块字跳入眼帘,如故人相逢——《裴多菲抒情诗》《裴多菲诗选》《裴多菲小说散文选》。

  这三本朴素的中文平装书,静静地藏身于书架深处。当我轻轻翻开书皮,更令我怦然心动的惊喜,倏然跃入眼帘:

  ——裴多菲博物馆惠存,新华社记者周东耀,2005年8月。

  短短几行文字,以中匈双语赫然写于扉页之上,如一枚时光信笺,将18年前新华社前辈的身影悄然留存,又跨越历史烟尘,与我不期而遇。

  这是书本的语言归属,更是跨越时空的深情印记。寥寥数语,却胜似千言。

  沉浸于巨大喜悦中的我,当即以这几本中文书作为前景,以墙上的裴多菲巨幅画像为背景,拍摄了一组照片。随着画面焦点的虚实流转,跨越国界的中匈文学情缘,在镜头中徐徐铺展。

  历经200余年风雨洗礼,故居小屋依旧,光阴仿佛凝固在裴多菲生活的年代。窗外庭院里,鲁迅先生的雕像赫然伫立,在时光奔流中,讲述着在欧亚大陆另一端,因《自由与爱情》而被铭记的热血往事。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精悍有力的诗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唤醒无数中国人,成为一段“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段跨越山海、横亘时空的文学情缘,也通过几代新华社记者的努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更为两国人民所熟知。

  拍摄结束后,我向故居工作人员讲述了这段“奇遇记”。她听得目瞪口呆,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随即,她郑重拿出一枚印有故居图案的冰箱贴,坚持要送给我,作为特别纪念。

  “裴多菲是我们匈牙利人的民族英雄,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更感激遥远的中国人也爱他、敬他。”

  话音顿了顿,她目光柔和地看着我说道:“更令我们感动的是,像你们这样一代代的新华社记者,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把裴多菲的故事带回中国。希望这段跨越时空的缘分,能够延续下去。”

  还是在那个春天,踏上匈牙利的旅程前,我和同事曾前往塞尔维亚,拍摄一部聚焦中塞音乐情缘的纪录片。抵达首都贝尔格莱德后,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前往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旧址,也就是如今的中国文化中心,悼念那位让我敬仰已久的前辈——新华社记者邵云环。

  旧址前的草坪上,在一捧捧鲜花的簇拥下,两块纪念碑静静竖立。碑文以中文与塞尔维亚文镌刻着深情悼念:

  “缅怀烈士、珍爱和平,谨以此纪念在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时间,总是在缅怀中沉淀,在砥砺间前行。

  此番在欧洲驻外期间,我曾多次与新华社记者前辈的身影穿越时空交汇,沿着他们留下的足迹前行,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见更远的世界。

  在威尼斯,我以王星桥老师的稿件《从马可·波罗到新丝绸之路》为“地图”索引,寻访马可·波罗故居与相关遗迹。在这位伟大的旅行者逝世700周年之际,拍摄下大量纪录片画面,为古老故事注入新的影像表达。

  2024年,是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成20周年。当我踏上这片地球的“白色边疆”,拍摄纪录片《北极守望者》时,2004年李斌老师拍摄的“黄河站落成”主题系列图片,铺陈出厚重的历史感,也让我在剪辑纪录片时,有了时空交错的素材和底气。

  意大利最南端的兰佩杜萨岛,距离非洲大陆约110公里,是数以十万计的非法移民跨海偷渡的第一站,也是无数倾覆船只与逝去生命的终点。当我决定前往这座地中海孤岛,拍摄关于移民危机的图片报道时,历届新华社罗马分社记者所留下的文字、照片与影像,如同一条条清晰的线索,定格了海天之间的血泪与希望,成为我记录现实的重要指引……

  在我看来,这些由前辈们以敬业与热忱书写的光辉过往,不只是经验的指引,更是精神的薪火相传。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我未曾谋面,但那份跨越时空的新闻热情,始终激励着我:心存谦卑,始终热爱,放眼世界,永怀希望。

  每一次重逢过去,都是通向未来的另一次启程。(彭卓)

  • 相关阅读
  • 综述丨英国收紧移民政策引争议

      新华社伦敦5月15日电 综述|英国收紧移民政策引争议  新华社记者郑博非  英国政府近日公布移民政策改革方案,拟通过延长申请永居的最低居住年限、提高签证门槛、关闭部分工作签证渠道等方式削减移民数量。分析...

    时间:05-16
  • 中企承建的克罗地亚最大光伏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新华社克罗地亚科尔拉特5月15日电(记者李学军 丁英华)由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国际)和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承建的克罗地亚科尔拉特光伏项目开工仪式15日在科尔拉特举行。克罗地亚总理普...

    时间:05-16
  •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下降0.2%

      新华社东京5月16日电(记者钱铮 涂一帆)日本内阁府16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经季节调整后,日本2025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按年率计算下降0.7%。  这是5月15日拍摄的日本东京城市景观...

    时间:05-16
  • 新华社消息|商务部: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

      编导:赵宇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16
  • 新华社消息丨商务部回应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编导:赵宇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16
  • 伊拉克外长:巴勒斯坦问题仍将是阿盟峰会核心议题

      新华社巴格达5月15日电(记者李军 段敏夫)伊拉克外交部长侯赛因15日表示,巴勒斯坦问题仍将是即将举行的第34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阿盟峰会)的核心议题。  第34届阿盟峰会将于1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

    时间:05-16
  • 涉嫌在英首相住宅纵火男子被正式起诉

      新华社伦敦5月15日电(记者郑博非)据英国伦敦大都会警察局15日通报,一名涉嫌在英国首相斯塔默住宅纵火的21岁男子已被正式起诉。  警方说,被告为乌克兰籍男子罗曼·拉夫雷诺维奇,他被控三项“意图危害生命的纵火罪”...

    时间:05-16
  • 以色列拦截一枚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5日电(记者王卓伦 陈君清)以色列国防军15日晚发表声明说,以空军当天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  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防空警报。记者手机安装的预警系统显示,包括以色列中部城市特...

    时间:05-16
  • 以色列拦截一枚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5日电(记者王卓伦 陈君清)以色列国防军15日晚发表声明说,以空军当天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  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防空警报。记者手机安装的预警系统显示,包括以色列中部城市特...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