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华时评丨道义相通 命运与共

2025-05-18 16:05: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格达5月18日电 题:道义相通 命运与共

  新华社记者李军

  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阿盟峰会)1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轮值主席伊拉克总统拉希德致贺信,高度评价阿盟成立80年来为推动阿拉伯世界联合自强所作的积极贡献,赞赏阿拉伯国家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东形势复杂演变的当下,坚持独立自主,促进发展振兴,维护公平正义,为壮大全球南方声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并重申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努力,深化政治互信,促进互利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在各自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构建更高水平中阿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彼此关系。近年来,中阿关系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往来稳步增长,人文交流日益活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作水平持续提升,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成功举行。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与会的多国领导人共同擘画了中阿关系的发展蓝图,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展望未来,第二届中阿峰会已确定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这必将成为中阿关系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既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格局演变下南南合作深化的生动写照。在经济领域,中阿能源合作稳中有进、持续拓展,中资企业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地区发展转型;在高新技术和绿色发展领域,中阿在5G通信、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前沿科技方面的合作逐步走向深入;在人文交流领域,“汉语热”在阿拉伯世界持续升温,中医药文化广受欢迎,青年、教育、旅游等交流项目频频落地,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理念上的深度共鸣是中阿积极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和平、真知、诚信、包容是中阿人民共同追求。从阿方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中阿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再到在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框架下就重大国际议题协调立场、传递发展中国家共同声音……中阿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中阿关系日益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携手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建设性力量。

  面对阿拉伯世界长期关注的巴勒斯坦问题,中国始终主张落实“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面对多个地区热点,中国始终秉持劝和促谈的公正立场,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寻求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地区实现真正和平与持久安全;面对西方在中东挑动地缘政治博弈的种种行径,中国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战略自主,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包容性全球治理。中国立场赢得阿拉伯国家广泛尊重和积极响应,构成了中阿关系持续走深走实的重要基石。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展望未来,中国将始终做阿拉伯国家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阿拉伯国家正义事业一边。”

  在首届中阿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回望历史,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始终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无论是携手应对安全风险、共同推动发展振兴,还是不断深化政治互信、着力促进民心相通,中阿关系的每一次历史性跨越,都为中东地区注入宝贵的稳定力量,也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当前,中阿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国际局势,双方更需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持续释放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正能量。

  道义相通,命运与共。在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下,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为中东和平增添稳定性,为双方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相关阅读
  • 中国医疗队成功为圭亚那患者切除胰腺肿瘤

      新华网加拉加斯5月18日电(记者田睿)乔治敦消息:中国第2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近日成功为当地一名患者实施微创胰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于16日顺利康复出院。  41岁的玛丽莎·阿特金森是圭亚那西南部边境...

    时间:05-18
  • 泸州老窖在葡萄牙举办推介活动

      新华网里斯本5月18日电(记者荀伟)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泸州老窖16日在里斯本举办“浓香无界 品味中国”品鉴推介活动,向当地民众和业界人士展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促进中葡酒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e...

    时间:05-18
  • 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新华社明斯克5月17日电 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新华社记者陈汀  “您是中国来的客人?”17日晚,当记者来到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参与庆祝...

    时间:05-18
  • 特朗普施压沃尔玛“自行消化”关税成本

      新华社华盛顿5月17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施压零售巨头沃尔玛“自行消化”关税成本,不要涨价。此前,沃尔玛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

    时间:05-18
  • 通讯丨在德国博物馆看世界海图上的中国航海文明

      新华社德国汉堡5月17日电 通讯|在德国博物馆看世界海图上的中国航海文明  新华社记者褚怡 黄燕  从挺立在展馆一层“甲板”的郑和塑像,到庞大的中远海运巨轮模型,再到泛黄的定远舰图...

    时间:05-18
  • 综述丨土耳其博物馆里的丝路文化踪迹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5月18日电 综述丨土耳其博物馆里的丝路文化踪迹  新华社记者马则刚 张雨阳 刘磊  穿越千年的丝绸之路不仅留下商贸印记,也在博物馆中呈现中土两国跨越时空的文化...

    时间:05-18
  • 意大利专家:期望与中国博物馆加强对话合作

      新华社罗马5月18日电(记者张馨文)意大利知名博物馆负责人和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博物馆希望与中国博物馆建立更紧密的对话与合作关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威尼斯博物馆基金会科...

    时间:05-18
  • 罗马尼亚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5月18日电(记者张改萍)罗马尼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18日举行,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主席乔治·西米翁和独立候选人、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绍尔·达恩将角逐总统职位。  投票于当天7时...

    时间:05-18
  • 美联邦调查局称棕榈泉市爆炸事件为“蓄意恐怖主义行为”

      5月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市,调查人员在爆炸事件现场附近工作。新华社发(邱晨摄)  新华社洛杉矶5月17日电(记者高山 谭晶晶)美国联邦调查局17日说,当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市一家医疗健康机...

    时间:05-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