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牙5月20日电 综述丨电邮封锁事件引担忧 荷兰讨论摆脱对美技术依赖
新华社记者王湘江
美国微软公司近期封锁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的电子邮箱账户。此举在荷兰政界和公共机构中引起震动,加重了对美国科技企业垄断地位的担忧,也在荷兰社会引发了“去微软化”的技术主权讨论。
据荷兰《人民报》20日报道,由于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2月宣布对该法院实施制裁。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微软遵循美国政府的政策,封锁了卡里姆·汗的电子邮箱访问权限,导致其无法接收和查看邮件。
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东道国,荷兰政府高度关注此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公务员向《人民报》表示:“此事件已引起政府的警觉,各级部门正在紧急评估相关风险。”
受此影响,荷兰本土的云服务企业开始受青睐。荷兰云服务商Intermax Grou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卢多·鲍乌对《人民报》透露,已有至少10家关键公共机构主动联系他的公司,寻求减少对美国云服务的依赖。
不过,“去微软化”并非易事。鲍乌指出,系统迁移通常需要6个月至3年,许多政府部门已经深度嵌入微软生态,甚至在人员招聘上也优先考虑掌握微软技术的员工,形成了“路径依赖”。很多部门早已深度绑定微软系统,如今进退两难。
2023年,荷兰有4个政府部门启动名为“更好协同办公(BSW)”的数字化项目,核心工具即为微软Teams协同平台。荷兰内政部近日表示,正在重新评估对微软的依赖程度。目前,该部门也在考察来自法国和德国的替代技术,力图寻求更具“数字主权”的解决方案。然而,即使是旨在构建自主平台的“openBSW”项目,目前仍需依赖微软的管理软件才能运行。一位参与该项目的人士在接受《人民报》采访时坦言:“微软的系统已经深度嵌入我们的运作之中,几乎难以绕开。”
尽管荷兰法律早已规定,医院、电力等关键基础设施必须制定应急备选方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漏洞。鲍乌的公司目前正协助部分医院和政府机构,将电子邮件的副本存储在荷兰本地,以防在微软中断相关服务时造成信息访问风险。
此外,荷兰国家金融安全层面也亮起红灯。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克拉斯·克诺特日前公开表示,荷兰乃至整个欧洲对美国科技企业的高度依赖,已构成国家安全隐患。
克诺特举例说,在荷兰很受欢迎的在线支付系统iDEAL表面上属于荷兰,其关键技术却掌握在两家美国公司手中,这两家公司在欧洲市场占据超过60%的份额。
他还对荷兰在云服务方面严重依赖美国科技公司表示担忧,因为荷兰的银行、企业、政府机构,甚至荷兰中央银行本身,都严重依赖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美国公司来存储和管理敏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