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丨中非共谱非洲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2025-06-10 19:56: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内罗毕6月10日电 特稿|中非共谱非洲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徐瑞青 李卓群 凌馨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通过助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装备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有效提升非洲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非洲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望未来,中国将全面落实《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聚焦发展短板,创新合作路径,让农业现代化的红利惠及更多非洲民众。

  3月26日,农民走在马达加斯加马希齐镇的中国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示范田间。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3月正值马达加斯加雨季,距首都塔那那利佛约35公里的马希齐镇,中国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绿意盎然。农业专家胡月舫正与当地稻农一起察看稻苗长势。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主要粮食作物,占农业种植面积一半以上,但受种子质量和种植技术等限制,产量长期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帮助马达加斯加实现粮食自给自足,2007年,中国援马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多位中国农业专家深入马达加斯加田间地头,开展科研、示范、推广等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农业专家因地制宜,成功选育出五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平均产量可达每公顷7.5吨,是当地常规品种的两到三倍。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种植面积约9万公顷,使该国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

  除了推广良种,中国农业专家更注重传授“良法”,除在示范田手把手教,还通过系统授课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批农业技术骨干。

  农民费莫索阿·拉卡通德拉扎拉3年前改种杂交水稻后,一家四口生活明显改善。他说:“杂交水稻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过去连温饱都难保证,现在还能有余粮出售,能攒钱扩大种植。”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仅帮助我们实现稻米自给自足,还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农业和畜牧业总司长米歇尔·阿农德拉卡说。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成为中国农科技术在非洲扎根开花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不断深化,一批农业援助项目在非洲各地蓬勃推进。

  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中国农业大学自2011年起开展以玉米增产增收为核心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将玉米密植增产的“中国经验”传授给农户。项目迄今已推广至十多个村、千余户,参与者玉米产量平均翻番。

  在卢旺达,中国菌草技术被当地人称为“致富草”“幸福草”。已有4000多农户通过菌草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带动3万余人就业。目前,这一“中国草”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在17个国家建立了示范基地。

  根据《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余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

  3月25日,在马达加斯加马希齐镇,中国农业专家胡月舫(右一)向当地稻农介绍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中国方案”赋能农业生产

  在肯尼亚西部西亚亚郡,农民彼得·奥尼扬戈首次将清澈的河水通过灌渠引入新挖的田垄。他取水的灌渠属于肯尼亚恩佐亚河下游灌溉和防洪工程项目,这是肯尼亚目前最大的灌溉设施,由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2024年4月项目主体完工实现通水,为沿线干旱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生机。

  农业是肯尼亚经济支柱,农业人口占比七成,但全国仅约4%耕地拥有灌溉设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降雨。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加,肯尼亚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恩佐亚河下游灌溉和防洪工程项目诞生,建设包括各级灌渠111公里、71公里排渠、736公里田间灌渠和37公里防洪堤。

  肯尼亚总统鲁托今年考察该工程时表示,这一项目将有助于缓解肯尼亚的粮食短缺状况,将对本国经济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肯尼亚国家灌溉管理局农业灌溉专家爱德华·穆亚表示,中企在项目建设中运用了现代技术、创新模式和科学管理。该项目可作为示范,推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从依赖降雨的农业模式向可持续的灌溉农业转型。

  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方廷希尔庄园已经使用上了中国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以在庄园甘蔗地上空3米处精准喷洒农药。这个占地2250公顷的农场曾长期面临甘蔗螟虫害困扰,传统人工喷洒农药效率低且损耗大。庄园农业经理德翁·布格尔说:“中国无人机彻底革新了我们的生产方式。”

  无人机作业的优势在于高效。农业服务承包商约翰·普林斯卢说,人工给40公顷甘蔗林喷洒农药需要30至40人奋战一整天,使用无人机作业仅需三人即可完成。在平缓地带,无人机单机日作业量可高达170公顷。

  自2020年进入南非市场以来,极飞无人机已累计服务逾100万亩农田。如今,这一智慧生产设备已从南非走向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和加纳等更广阔的非洲大地。

  这是3月26日在马达加斯加马希齐镇拍摄的中国援马杂交水稻示范中心。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中企延伸了产业链”

  4月,肯尼亚穆拉雅郡的夏威夷果园迎来丰收。晨雾未散,果农们已在采摘果实。远处,中企湖南疆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分公司的卡车满载收购来的鲜果,驶向加工基地。

  肯尼亚的夏威夷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近年来价格持续攀升。然而,多数本土企业仍停留在去壳等初级加工环节,缺乏分级、调味和包装等深加工能力,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出口政策波动,果农和企业收益长期受限。

  看准当地优质原料,疆来食品于2023年投资近3000万元建立夏威夷果生产基地,引进先进加工设备与技术,对夏威夷果开展剥壳、分级等深加工作业,再出口至中国市场。据分公司采购经理吴华中介绍,目前基地已试产,预计下半年正式投产,5年后产能将达6000吨。

  分公司当地采购人员约翰·姆旺吉表示,中企在当地投资建厂推动了本土加工企业设备与技术的提质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实现了共赢。

  当地果农简·姆布鲁种植的400棵果树去年收获颇丰。她说:“中企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指导我们提升种植技术。”

  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半干旱地区,山羊养殖量占全国八成以上。然而,由于国内需求有限和产业基础薄弱,当地山羊养殖长期局限于小规模家庭经营,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2023年,中企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按照中国标准在当地建立了首座羊肉屠宰加工厂,设计年产能1万吨,预计3年内实现满产。2024年,中马牧业首批900公斤冷冻羊肉运抵中国湖南。目前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热带牧草种植、养殖、屠宰加工出口的全产业链。阿农德拉卡赞许说,这座工厂将有力推动马达加斯加畜牧业发展,助力产业链延伸。

  展望未来,他表示:“我们将把握中国市场机遇,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续写非中农业合作新篇章。”

  3月27日,在马达加斯加阿那拉芒加区,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农业和畜牧业总司长米歇尔·阿农德拉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2月20日在肯尼亚西亚亚郡拍摄的肯尼亚国家级水稻种植试验区和灌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2月20日在肯尼亚西亚亚郡拍摄的恩佐亚河下游灌溉和防洪工程项目取水口。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4月5日,农民在肯尼亚穆拉雅郡的夏威夷果园里采摘夏威夷果。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3月27日,在马达加斯加阿那拉芒加区,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羊群集中至称重区。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2024年10月6日在马达加斯加阿那拉芒加区拍摄的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建立的羊肉屠宰加工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供图)

  • 相关阅读
  • 日野汽车和三菱扶桑确定业务合并

      新华社东京6月10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日野汽车公司和德国戴姆勒卡车公司旗下的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10日宣布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4家公司希望通过业务合并提高在研发、采购和生产等领域的竞争力...

    时间:06-10
  • 综合消息|全球多地举办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中方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多国一道,在全球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文明交流互鉴”全球对话系列活动9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

    时间:06-10
  • 三星堆与金沙古蜀文明走进联合国总部

      “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9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揭幕,旨在以文明对话为纽带,助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2024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

    时间:06-10
  • 刘建超出席第十三届中英政党对话

      新华社伦敦6月10日电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一行在英国伦敦出席第十三届中英政党对话,其间分别同外交发展大臣拉米,工党前领袖、前首相布莱尔等会见交流。双方表示,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时间:06-10
  •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文明互鉴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新华社吉隆坡6月10日电(记者毛鹏飞 王嘉伟)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10日表示,当今世界需要通过文明互鉴包容推动人类团结和进步,以应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这一历史趋势,为各国实现...

    时间:06-10
  • 法国一中学发生学生持刀伤人事件致一死一伤

      新华社巴黎6月10日电(记者唐霁)法国上马恩省诺让市一所中学10日发生学生持刀伤人事件,导致一名学监死亡、一名警察受伤。  据法国媒体报道,因近期法国校园暴力事件增多,警方当天上午在该校门口对入校学生随身书包进...

    时间:06-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安哥拉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新华社长沙6月10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安哥拉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安哥拉外交部长安东尼奥于2025年6月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

    时间:06-10
  • 2025和合文明论坛聚焦和合共生推动文明繁荣进步

      新华社曼谷6月10日电(记者林昊 万后德)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来临之际,2025和合文明论坛1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来自泰国、中国、法国、美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学界、工商界、媒体界代表500...

    时间:06-10
  • 中菲共同举办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文艺晚会

      新华社马尼拉6月10日电(记者张怡晟 聂晓阳)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菲外交部、菲华各界联合会9日晚在马尼拉共同举办“和合共荣,携手致远”庆祝中菲建交50周年暨第24个中菲友谊日文艺晚会。中国驻菲使馆和菲外交部官员...

    时间:06-10
  • 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以色列 以媒:“前所未有”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9日接受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采访时警告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难度大,而且可能逼迫伊朗决定发展核武器。这家媒体说,格罗西有关表态“前所未有”。&e...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