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专栏丨谁把世界带入“乱纪元”?

2025-06-23 21:01: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6月23日电 题:谁把世界带入“乱纪元”?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在欧洲常驻的记者曾亲历两件大事:乌克兰动荡和伊朗核问题谈判。十几年过去,当记者再次来到欧洲,这两个问题的演变发展,远远超越了当年的想象。导弹轰炸、无人机突袭以及断壁残垣硝烟四起的画面一次次提醒我们:世界真的变了。

  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尽管亲俄与亲西方阵营互不相让,但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总体上平和。谁也想不到多年之后俄乌冲突的战火会吞噬这片土地,并牵动整个欧洲。

  2003年2月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尽管维也纳的谈判桌上剑拔弩张,但在当时,公然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是不可想象的局面。如今美国下场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核问题的演变让诸多国际问题专家惊呼看走了眼。

  进入新世纪区区20多年,世界真的变了,变得让经历过全球化最美好时代的人们感到措手不及。曾经的热词“地球村”沦为陈年旧词,个别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丛林法则。一些人借用《三体》中的“乱纪元”来形容如今国际秩序的“礼崩乐坏”,倒也有几分道理。

  谁把世界带入这“乱纪元”?答案人所共知。

  当年冷战结束之际,美国曾对俄罗斯承诺:北约绝不东扩,其边界止于奥得河以东。然而,这一承诺在日后不断膨胀的北约版图上,碎裂成渣。从波罗的海三国到黑海之滨,北约的军事威胁直抵俄罗斯边界,最终成为引爆乌克兰火药桶的导火索。

  伊朗核问题亦是如此。伊核协议曾是艰难达成的精密平衡,却在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后沦为一张废纸。更讽刺的是,当美国将与伊朗展开新一轮核谈之际,其盟友以色列突然动手——定点清除伊朗核科学家与军事高官,轰炸核设施与军事目标。一明一暗,“红白脸”唱得天衣无缝。

  美国的肆意妄为在2025年达到新“巅峰”。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让诸多欧美民众都看不下去,加沙沦为“人间地狱”,无辜民众死难。而白宫居然提出“清空加沙”“开发加沙”计划。对伊不宣而战更是对《联合国宪章》禁止武力侵略主权国家的公然违反。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也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保护和平核设施安全,核设施不得成为攻击目标的规定。

  在美国政府看来,唯有战机和炸弹是真理。轰炸伊朗核设施之后,白宫威胁伊朗“若不达成和平,将有更多目标被摧毁”。尽管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向国会证实“伊朗未建造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其铀浓缩限于60%,美以仍“先发制人”发动袭击。

  当美国表态“坚定支持以色列自卫权”,而加沙平民与伊朗核科学家沦为“附带损伤”时,人类政治文明已退回弱肉强食的原始状态。当欺骗成策略、越界成常态、丛林法则成圭臬,对人类政治文明而言,意味着可悲的倒退。

  • 相关阅读
  • 综合消息|以伊相互空袭 美伊对抗升级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以色列军方23日袭击伊朗境内机场等多处目标,伊朗同日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公开鼓吹伊朗政权更迭。伊朗方面威胁关闭霍尔...

    时间:06-23
  • 王毅分别会见英国前首相、印度国家安全顾问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23日在京分别会见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中印边界问题印方特别代表多瓦尔。  会见布莱尔时,王毅说,去年习近平主席和斯塔默首相先后通话...

    时间:06-23
  • 综述丨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凝聚地区合作共识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3日电 综述丨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凝聚地区合作共识  新华社记者苟洪景 刘恺 赵冰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

    时间:06-23
  • 日本冲绳民众不满政府处理驻日美军问题的方式

      新华社日本丝满市6月23日电(记者陈泽安 杨智翔)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在出席冲绳战殁者追悼仪式时说,他决心减轻冲绳民众因当地美军密集驻扎带来的沉重负担。但当地民众表示,不满日本政府处理驻日美军相关问题的方式。 ...

    时间:06-23
  • 中国—中亚区域合作发展中心在阿斯塔纳揭牌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3日电 中国—中亚区域合作发展中心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式揭牌。该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时间:06-23
  • 综合消息|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持续遭谴责 多方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美国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后,俄罗斯、朝鲜、伊拉克、突尼斯等国强烈谴责美国这一行动,表示此举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对...

    时间:06-23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四大亮点前瞻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阳娜)23日,记者在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日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构建“1+6+N”活动框架,以开幕式...

    时间:06-23
  • 泰国总理宣布将加强泰柬边境管制

      新华社曼谷6月23日电(记者高博 林昊)泰国总理佩通坦23日宣布,泰国将加强与柬埔寨边境的管制措施,以全面提升打击跨国犯罪力度。  6月23日,泰国总理佩通坦(前排左三)在位于曼谷的总理府出席新闻发布会...

    时间:06-23
  • 普京说俄罗斯将继续发展武装力量确保主权

      新华社莫斯科6月23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在莫斯科与军事高等院校毕业生会面时说,俄罗斯将继续发展武装力量,以确保俄罗斯主权和独立发展。  普京说,当前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中东局势急剧恶...

    时间:06-23
  • 深读丨美国“下场”后,三问中东局势走向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柳伟建、王储)美军日前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推升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加剧外溢风险。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动用军事力量在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中直接“下场”,将迫使伊朗作出回应。那么,伊朗会如...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