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范龙佩在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言。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魏梦佳、任珂、吴子钰)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3日在清华大学开幕。来自86个国家的1200余名嘉宾会聚北京,围绕“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共享、共赢”的论坛主题展开研讨,以期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呼吁以务实行动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为非官方年度国际安全论坛,创办于2012年的世界和平论坛旨在促进国际安全对话,增进了解互信,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每年都吸引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及政界人士前来参会交流。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在三天会期内,除举办开幕式主旨演讲,还设置主题演讲、大会和小组讨论等丰富环节。
共担责任、共享机遇,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多位嘉宾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严峻,各类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和平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只有坚定互利共赢的理念,以务实行动推动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范龙佩在演讲中表示,战争、疾病、气候灾难、关税战、对法律条约的漠视践踏等威胁着人类社会,多边秩序正遭受严重冲击。
“我们必须持续加强对话,以更务实的态度采取相关具体措施,向和平迈进。”他说。
“我们坚信,局势越动荡,越需要团结合作、交流对话。”清华大学校长、世界和平论坛主席李路明表示,世界和平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关注和平、安全、合作等重大课题,增进彼此了解互信,推动思想观念创新,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他说,大学是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高地,作为论坛主办方,“希望引导青年一代在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拓展国际视野、涵养天下情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和平。”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认为,举办此次论坛意义深远。他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战乱不断,地区局势不稳,各国应着力构建“友爱社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和睦共处——这与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此次论坛还专门设立“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的分主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表示,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局势下,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南方力量”正不断汇聚,全球南方正从全球治理参与者转变为重要推动者,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与会者高度赞同。鸠山由纪夫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正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我们需要东方的思想,需要‘以和为贵’,才能真正迈向世界和平。在此方面,中国可以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