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华时评丨以发展之钥 启人权之门

2025-07-10 22:27: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以发展之钥 启人权之门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一则来自日内瓦的消息标注下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新轨迹: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8日通过中国主提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这是自2017年中国提出该决议以来,首次未经投票以协商一致方式获得通过。这标志着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理念正从一国实践的探索,汇聚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深刻启示。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这些朴素而深刻的论断,构成了中国人权观的重要认知基础。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离开了发展,其他一切权利的实现便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正是基于这一根本遵循,中国走出了一条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以发展促进和保障人权的特色道路。

  这条道路的逻辑起点,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明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目标。这一庄严承诺,意味着人权事业的最终评判者,是人民的切身感受,是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切实增强。中国的人权实践,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宏大社会工程。回望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一幅以发展夯实人权根基的画卷清晰可见。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让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奇迹,更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是对全球人权事业最坚实的贡献。

  中国坚持在发展中同步破解生存难题、提升发展权利,其成果正通过日臻完备的制度体系,转化为人民可感可及的全方位人权进步。它首先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基础保障上: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为人民织密了“安全网”,住房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让安居乐业的梦想照进现实。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果进一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从曾经的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到如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互联网、5G等科技的发展,不仅繁荣了经济,也让公众通过网络为国家大事建言献策,让人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更加畅通……这一系列变化,生动诠释了发展如何为尊重和保障人权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中国以发展促人权的世界意义,还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长期以来,全球人权的定义权、话语权被少数西方国家主导,它们往往忽视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与文化背景,将自身模式强加于人。这种“教师爷”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常常引发社会动荡和人道灾难。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不能脱离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空谈人权。”中国一贯主张,人权道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各国完全可以也应该从本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出发,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这一主张,呼应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心声。此次决议获得42国共提,并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的积极响应和祝贺,正是因为它触及了发展中国家普遍而迫切的人权需求——通过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

  以发展促人权,中国不仅是理念的倡导者,更是积极的行动派。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生存权问题的“菌草”技术,到让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中老铁路 ,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几十万个工作岗位,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与世界共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盛赞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认为这“对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这正是对中国以自身发展助力各国人民实现发展权的高度肯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主提决议的协商一致通过,是国际社会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这一论断的集体确认。未来,中国将继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中国也将同国际社会一道,以发展为钥,以合作为帆,共同开启人人得享人权的崭新篇章,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相关阅读
  • 王毅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

      新华社吉隆坡7月10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  王毅说,10+3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持续强化危机应对能力,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

    时间:07-10
  •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重申致力于推动关系正常化

      新华社巴库7月10日电(记者钟忠)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1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会谈,重申将继续通过直接对话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  7月10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中右)和亚美尼亚...

    时间:07-10
  • 专访丨“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萨格勒布7月10日电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记者李学军  “我非常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一个旨在融通不...

    时间:07-10
  • 联合国官员:也门逾1700万人面临粮食安全危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官员9日警告,也门有超过1700万人面临粮食安全危机,其中逾100万名5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他们的生命正受到威胁。  4月27日,在也门首都萨那,孩子们...

    时间:07-10
  • 深度解读丨三问尹锡悦再次被捕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日凌晨签发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据韩联社报道,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随后实施逮捕。这是尹锡悦获释4个月后再次被捕。  去年12月3日,时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同月...

    时间:07-10
  •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成风口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美元,成为首家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上市企业。9日收盘时,英伟达股价略微下跌至每股162.88美元,市值随之回落至...

    时间:07-10
  • 房间没有空调、或面临死刑 尹锡悦被捕后命运如何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日凌晨签发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尹锡悦随即被羁押在首尔看守所。这是尹锡悦获释4个月后再次被捕。  抓捕因担心其“销毁证据”“潜逃” &...

    时间:07-10
  • 王毅会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负责人图希德

      新华社吉隆坡7月10日电(记者毛鹏飞 王嘉伟)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外交负责人图希德。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同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

    时间:07-10
  • 外交部:滥施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许可)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表示,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