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深度解读丨马斯克建“美国党”背后三大推手

2025-07-11 22:12:08

来源:新华社

  这些天,马斯克要建“美国党”的事炒得沸沸扬扬。他不仅扬言要给美国人民自由,代表80%中间选民,还要搅局明年中期选举。

  在美国,理论上注册成立政党门槛较低。而实际上美国目前也有着数百个小党,但规模和影响力同民主、共和两大党相比,差距巨大。有句话这样形容:在美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第三党”,可能比把人送上火星还难。

  那马斯克建“第三党”是一场儿戏吗?还是美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各派的利益之争已经激烈到他必须另起炉灶?

  作为亿万富翁、科技圈层的顶流,马斯克是近年来崛起的“科技工业复合体”的代表人物。

  他拥有的社交媒体X、特斯拉、SpaceX,背后都是和美国国家利益紧密捆绑的高科技资产。甚至可以说,他本人就是“美式资本主义”的一个符号。

  但近几年,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制度掣肘,让他越来越焦虑——既害怕自己的企业被过度监管,也担心美国制度出了大问题后,会拖垮他赖以生存的科技帝国。前车之鉴是,马斯克曾经大力资助过民主党政府,最终也跟民主党政府分道扬镳。

  所以说,“美国党”是马斯克对保护自身“科技帝国”的又一次回应。往更深层次来说,马斯克建“美国党”的背后,折射出美国政治社会的三重矛盾。

  第一大矛盾,利益之争。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原因是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法案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对作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老板的马斯克而言非常不利。

  在“大而美”法案的财富分配之争的表象下,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利益之争,实际上是MAGA派,也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派同科技资本的对立,核心是新老资本的博弈。

  特朗普的MAGA阵营代表的是一部分传统产业、白人工薪阶层、地方保守派利益。对他们来说,需要的是,更多制造业回流、更多工厂、更多蓝领岗位,而不是马斯克这种新能源、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的“未来叙事”。

  不仅如此,MAGA势力主要诉求包括贸易和技术保护主义、反移民、反全球化,这些诉求包含了对市场、资本、创新的管制,与新兴科技精英们明显理念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特朗普和马斯克都打着“反建制”的旗号,也曾经在选举时因为各取所需走到过一个阵营,但矛盾却暗流涌动。MAGA和马斯克这类科技资本之间就是典型的产业利益冲突。

  从建立“美国党”的操作可以预见,马斯克代表的“科技工业复合体”将成为美国未来政治博弈中一个新的利益团队和新变量。

   第二大矛盾,制度之争。

  马斯克为什么要亲自下场?因为他看穿了美国选举制度,于是他认为凭借自己的“钞能力”,能够成为美国选举游戏中的“搅局者”。

  美国号称是“民主灯塔”,但熟悉美国选举的人都知道,美国选区划分非常复杂,背后有一个词叫“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意思是,政党会有意划分选区边界,让自己更容易赢得议席。

  久而久之,美国的政党竞争,越来越不是全国性利益之争,而是碎片化、地方化的争夺,谁能把自家票仓巩固好,谁就能赢。这直接导致两个后果——

  一是美国政治极化加剧,两党都倾向于讨好极端选民;

  二是中间选民和跨党派合作空间越来越小。

  虽然在现实中,美国如今的选举制度设计,给第三方力量留下的空间并不大。

  但按马斯克的设想,通过利益交换,“美国党”可以先在众议院中慢慢争取到一些议席入手,从而用少量的席位来控制政府决策,让政策不损害他的利益。

  从美国历史经验来看,在两位主要候选人竞争激烈的选举中,第三方候选人只需获得2%或3%的选票就能左右选举结果。

  第三大矛盾,美债之争。

  马斯克炮轰的美债矛盾焦点也从“大而美”法案而来。

  “大而美”,意思是美国政府通过巨额财政刺激和扩张来维持经济繁荣,看起来很美,代价就是天文数字的美国国债。

  对美国普通选民来说,国债离自己很远,但对马斯克来说,债务炸弹可能是个要命的隐患。

  因为美国再如何发债、印钞,迟早会传导到资本市场和创新成本,削弱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大而美”法案意味着美国债务将再度扩张。

  在马斯克看来,允许债务无限扩张就是在葬送美国经济,包括葬送美国国家信用和美元。并且,如果美债失控,断供的是对航天、新能源、新基建等等这些长期投入的项目,也就是马斯克赖以生存的领域。

  如今,美债问题已是美国党争的一个核心武器。民主党主张继续扩张福利和投资,接受更高债务水平;共和党则要求削减赤字、收紧财政,但又在某些领域花钱毫不手软。现实是,谁执政、谁扩债,并且轮流骂对方不负责任。美债,不过是美国党争的又一个工具。

  所以,利益之争、制度之争、美债之争,是“美国党”事件折射出的美国深层问题。

  而在这场政治游戏中,美国民众的变革渴望和呼声,早就被裹挟在算计与争斗之中,无力叹息。(记者:柳丝;视频:王沛)

  • 相关阅读
  • 黎巴嫩总统:目前不考虑黎以关系正常化

      新华社贝鲁特7月11日电(记者申峰)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11日说,黎巴嫩目前没有将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列入议程,当务之急是维护和平,而非建立正式关系。  据黎巴嫩总统府当天发表的声明,奥恩在会见总部位于卡塔尔的智...

    时间:07-11
  •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巴黎7月11日电(记者张百慧 徐壮)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西夏陵是中国西...

    时间:07-11
  • “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7月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六场平行分论坛,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07-11
  • 乌克兰外交部称美国军援已恢复

      新华社基辅7月11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格奥尔基·季希11日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恢复。  季希当天对媒体说,乌克兰感谢美方释放的关于继续并可能加强对乌国防支持的信号。乌美双方团队正在研究...

    时间:07-11
  • 专访|推动“多元共治”的人工智能生态——访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国际合作部负责人

      新华社日内瓦7月11日电 专访|推动“多元共治”的人工智能生态——访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国际合作部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王其冰  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国际合作...

    时间:07-11
  • 王毅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

      202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时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  王毅表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没有履行事先充分交换意见...

    时间:07-11
  • 综述丨中国国家馆日亮相大阪世博会 科技文化融合引日本各界人士共鸣

      新华社日本大阪7月11日电 综述|中国国家馆日亮相大阪世博会 科技文化融合引日本各界人士共鸣  新华社记者李子越 欣芷如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11日在大阪世博园...

    时间:07-11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会见王毅

      新华社吉隆坡7月11日电(记者毛鹏飞 王嘉伟)2025年7月11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布城会见来马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安瓦尔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

    时间:07-11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发布《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智库报告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侯雪静、何伟)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1日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创新》,向全世...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