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在精神的世界探寻“中国房间”

2025-07-22 10:02:45

来源:新华网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在家中准备工作资料。 新华社发

  新华社澳门7月22日电 题:巴西汉学家沈友友:在精神的世界探寻“中国房间”

  新华社记者齐菲、刘刚、郭雨祺

  当地时间21日,在遥远的巴西,一本译自中国作家鲁迅作品《呐喊》的新书在大小书店上架。译者是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他更喜欢人们称呼他的中文名:沈友友。

  分处两个半球,远隔万里之遥,那么远又这么近。因着特别的缘分,沈友友跨山越海来到中国,定居澳门,不断用手中的笔将中国故事讲给葡语世界听。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10月在北京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华社发

  缘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四五岁时,家乡纳塔尔开了第一家中餐厅,我们一家人很喜欢,经常去。”沈友友说,这是他最早接触的中国文化符号。当时,东亚文化已经在巴西形成一定传播和影响,当地有了由其他语言转译的中国书籍,还有风靡世界的李小龙武术电影,以及美味中餐带来的味蕾刺激,“但大多是直观的、粗浅的接触”。

  沈友友形容自己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大学毕业后,他从巴西东北部的家乡来到首都巴西利亚从事外交工作。2004年,机缘巧合下沈友友结识了正在巴西访学的北京大学副教授胡续冬,这给苦于无处系统学习中文的他带来意外惊喜。

  “我和其他学生去胡老师住的地方上课,学了10个月左右时间,学得非常快。”不久后,沈友友参与了中国外交部面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举办的体验课程,两周时间他走访了北京、甘肃、上海和福建。

  回忆起那段经历,沈友友说:“活生生的中国,那么辽阔,很多有意思的风俗。”他将中国各地文化比作一块块多彩的马赛克,每块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又不离一条主轴。

  在拿到汉语水平考试(HSK)最高等级后,沈友友开始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他说:“从有了中文名开始,我好像在全新的文化语境里重新出生,开始迅速成长。”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做讲座。 新华社发

  花开

  不久前,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在北京揭晓,沈友友是16位获奖人之一。从中国文化的求学者到向葡语国家译介中国作品,他将这视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最开始翻译的初衷之一是向巴西同胞介绍中国。”沈友友说,他小时候看的中国文化读物并不理想,译者显然不熟知中国文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那些一辈子没机会来到遥远中国的巴西人,一个媒体刻画之外的深一层介绍。

  从第一部译作《论语·葡语解义》开始,沈友友的译介旅程已走过十余年,他选译的作品几乎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巴西人大多活在当下,并不重视过去。但我觉得古代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它对现代人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在他看来,“哲学”这一舶来词并不能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因为后者“远远超过哲学范畴,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最深层是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探索”。

  在已有作品中,新作《呐喊演绎——沈氏戏剧化翻译和文学评析》显得很特别,体现了沈友友选书的一种新可能。

  “鲁迅幽默、讽刺,巴西人喜欢有个性的人物。”他说,以前更多关注中国古代典籍,后来意识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虽然体现出非常猛烈的批判性,但这是中国人对自身局限的一种自觉批判,非常宝贵。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参加研讨会。 新华社发

  落地生根

  硕士毕业后,世界地图再次在沈友友面前展开:去美国读博,或者回祖国工作?最终,缘分让他与在巴西学中文时相识的北京姑娘再次走到一起,婚后他随妻子来到中国澳门定居。

  “历史上澳门的位置非常有意思,它对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双向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沈友友说,回归祖国后,澳门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好东西文化桥梁的工作。

  他认为,凭借“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澳门可以做很多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工作,通过制作、输出文化产品让大家认识到,中国文化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就像人们精神世界的‘屋子’中一定要有一个‘中国房间’”。

  来华二十年,沈友友取得博士学位,成家立业,现任教于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他说自己是巴西人,也是澳门居民,完全适应了中国文化环境,未来也计划继续留在这里。

  明年是中巴文化年,沈友友也将迎来两部新译作《孙子兵法》与《清代学术概论》的出版。当被问及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沈友友希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助一臂之力,也希望巴西有更好的汉学氛围。

  “多元文化是中国最好的名片。”他说,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中国对巴西非常重要,对于这样一个伙伴,只懂皮毛是不行的,应该趁热打铁去认识和了解。

  • 相关阅读
  • 高端访谈丨60年,毛中关系牢固且强有力——访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

      新华社努瓦克肖特7月21日电 高端访谈|60年,毛中关系牢固且强有力——访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  新华社记者辛俭强 司源  “60年来,毛中关系始终建立在互利合作、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

    时间:07-22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7月22日电 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22日上午发生6.3级地震,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此次地震发生于格林尼治时间1时58分(...

    时间:07-22
  • 新华社快讯:以色列军队拦截一枚也门方向袭来的发射物

      新华社快讯:以色列国防军22日说,其防御系统已拦截一枚也门方向袭来的发射物。 ...

    时间:07-22
  • 安哥拉郑和学院在罗安达正式揭牌

      新华网罗安达7月22日电(记者刘杰)安哥拉郑和学院揭牌仪式近日在江苏江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罗安达总部举行。来自中安两国的高校代表、商协会负责人及在安中资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活动。  7月...

    时间:07-22
  • 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获毛里塔尼亚高教部表彰

      新华网达喀尔7月22日电(记者司源)努瓦克肖特消息:毛里塔尼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21日举行表彰仪式,表彰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郭广伟博士为推动中文教育、促进中毛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友谊所作出的...

    时间:07-22
  • 新华社快讯:孟加拉国空军教练机坠毁事故死亡人数升至27人

      新华社快讯:孟加拉国卫生部门官员22日说,孟加拉国空军教练机坠毁事故已造成27人死亡。 ...

    时间:07-22
  • 伊朗表态不放弃铀浓缩 特朗普称“必要时”将再打击伊核设施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必要时美国还会再次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打击。  特朗普写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谈到伊朗核设施时说“受损非常严重”,“当然是这样,正如...

    时间:07-22
  • 民调:近九成美国人希望公开爱泼斯坦案所有文件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九成美国人希望美国司法部公开与已故美国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案相关所有文件。  这项民调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和舆观调查公司...

    时间:07-22
  • 用稳定币接盘美债 稳赢还是赌博?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8日签署稳定币监管法案,生成美国联邦层面首个稳定币法律。锚定美元资产的稳定币持有者进而成为美国国债“接盘侠”。只是,美国这项用稳定币接盘美债的计划是否真的天衣...

    时间:07-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