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以色列“猎杀”加沙民众 英澳日看不下去谴责遭反驳

2025-07-22 16:45:5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说,20日以军对领取救济物资的民众开火,造成至少85人死亡。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民众在领取物资时死于以军火力“人数最多的一天”。21日,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数十个国家外长发表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战争,谴责以色列方面针对为获取最基本生活物资的平民展开杀戮。

  以方拒绝接受这一声明,斥其“脱离现实”。

  7月20日,在加沙城,当地民众等待领取食物。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亲历者:“像猎杀动物一样向人们开枪”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0日告诉美联社,一支联合国援助车队当天从以色列驶入加沙地带北部后,民众试图从车队“获取援助物资”,遭到以军攻击,导致至少79人丧生。加沙地带多家医院说,另有150多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

  同一天,设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一处援助点附近再次发生以军向民众开火事件,致6人死亡。这处援助点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设立。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声明证实当天的袭击事件。声明说,当民众靠近车队时,他们“遭以军坦克、狙击手及其他火力射击”,造成“不计其数的生命损失”。

  世粮署表示,以方先前承诺改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的条件,且以军不会在援助任务执行的任何环节开展军事行动,但20日的事件显示出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正在“日益危险的情况下”进行。

  以色列方面承认行动造成人员伤亡,称其初步调查所得死伤数据远低于巴方所发布情况。以方还指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制造混乱,但未提供证据。

  幸存者描述了与以军说法不同的场景。美联社援引亲历者埃哈卜·泽伊的话报道,联合国援助车队附近的饥民被坦克团团围住,子弹和炮火“倾泻而下”,人们被困“约两个小时”。

  法新社援引亲历者卡西姆·阿布·哈提尔的话报道,他本想从援助车队领一袋面粉,但以军“坦克向我们随意开火,狙击手像在森林里猎杀动物一样向人们开枪”。

以方主导的物资分发机制“致命”

  以色列今年3月重新封锁加沙地带并恢复大规模军事行动,致使当地存粮几乎耗尽,民众面临饥荒。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以色列5月下旬起允许少量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5月26日以来,“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绕开联合国机构,单方面“接管”加沙地带援助物资分发,但被曝运转混乱,以军被指“几乎每天”都向领取物资的人群开枪。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均拒绝与“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合作,认为它服务于以方军事目标。

  7月20日,伤员被转移至加沙城的一所医院。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发言人曾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辩称,没有一起事件发生在物资分发现场或物资分发时段,事件牵涉的都是在禁行时段内前往分发点及试图抄近路前往分发点的人。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曾在社交媒体上说,当前这种物资分发机制是“致命的”,一些饥饿的人只是想获得食物,却因此受伤甚至丧命。

  世粮署数据显示,加沙地带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多天未能进食;大约9万名妇女儿童因营养不良亟需救治;当地一公斤面粉的售价已飙升至100美元以上,人道主义援助成为当地大多数民众唯一的食物来源。

20多国共同谴责 以色列拒绝接受

  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外长21日发表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战争,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的义务、立即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限制。

  7月17日,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城北部地区取水。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英国政府网站公布的这份声明说,加沙平民遭受的苦难进一步加深,以色列政府的人道主义援助模式危险且加剧不稳定局势,剥夺加沙民众的基本尊严。声明谴责以色列针对为获取最基本的饮用水和食物需求的加沙平民展开杀戮。声明说,已有超过800名巴勒斯坦人在寻求援助的过程中被杀害,以色列政府拒绝向平民提供基本人道主义援助的行为“不可接受”。

  声明还表示,将巴勒斯坦人迁往所谓“人道主义城市”的提议完全不可接受,“永久性强迫迁移”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声明还坚决反对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上采取任何对领土或人口结构进行改变的举措。

  欧盟委员会负责应急准备、危机管理和平等事务的委员也在声明上签字。

  以色列外交部21日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这一联署声明,称其“脱离现实”。声明称,以方多次表示接受现有停火提案,但哈马斯“拒绝”。

  同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说,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59029人死亡、142135人受伤。(记者:王逸君、郭倩、周啸天、黄泽民、郑博非)

  • 相关阅读
  • 俄禁止一批欧洲国家人士入境以回应欧盟制裁

      新华社莫斯科7月22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外交部22日发表声明说,为回应欧盟对俄采取的第17轮和第18轮制裁措施,俄方将禁止一批欧洲国家人士入境。  声明说,被列入名单的人员包括欧盟执法机构、政府机构和商业组织的工...

    时间:07-22
  • “公开透明”还是“转移焦点”?美公开马丁·路德·金遇刺案档案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美国政府21日公开超过23万页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案档案。美国民权活动人士以及媒体质疑,政府似欲借发布遇刺案档案,转移公众对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案档案发布情况的关注...

    时间:07-22
  • 特朗普政府削减预算 美航天局:这是灾难

      近300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现任员工及前员工21日发表致该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的公开信,抗议特朗普政府削减美航天局预算、缩减科研项目、裁员等措施。  这封题为“航行者宣言”的公开信说,过去6...

    时间:07-22
  • 美AI“星际之门”被曝受阻 年底前只建一小数据中心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与日本软银集团今年初宣布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人工智能项目被曝推进受阻,已下调目标,计划年底前只建造一座小型数据中心。  今年1月2...

    时间:07-22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房超:金砖国家应共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席院长房超在论坛全体会议暨“智慧共生·人工智能+”研讨会发言中指出,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

    时间:07-22
  • 全球连线丨德国作家跨越万里的中医“复诊记”

      今年7月,德国作家魏三唐第二次来到了安徽安庆,继续他的中医“疗愈之旅”。  去年,魏三唐前来中国多地旅行讲学,途中意外受伤,因常年接受中医针灸治疗,他选择来到安庆市中医医院就诊。这里的医生不仅为他处理了外伤,还...

    时间:07-22
  •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托斯登·耶利尼克:推动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入合作

      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托斯登·耶利尼克在论坛全体会议暨“智慧共生·人工智能+”研讨会发言中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要具备预测和...

    时间:07-22
  • 第三轮谈判在即 俄乌双方难弥分歧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据多家外媒21日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将于本周在土耳其举行第三轮直接谈判。此前两轮谈判,双方分歧仍存,均未在停火方面取得突破。谈判前夕,双方近来再度互袭,造成人员伤亡,局势未见缓和迹象。&emsp...

    时间:07-22
  • 外交部:在关税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邵艺博、朱超)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美经贸相关问题答问时表示,在关税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

    时间:07-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