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伊拉克夏季“电荒”背后的发展短板

2025-08-13 19:57: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格达8月13日电(记者段敏夫)热浪来袭,近期伊拉克超半数省份开启“烧烤模式”,但电力供应远远跟不上实际需求。如何根除电力短缺这一痼疾,依旧是伊拉克战后经济转型的一大挑战。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但其天然气开发水平较低,长期依赖进口天然气维持发电需求。伊拉克的油田伴生气被放空燃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也是造成“电荒”的重要原因。

  7月28日,一名男子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街头用水洗脸降温。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产油大国闹“电荒”

  “没有感受过伊拉克的夏天就不算真正来过美索不达米亚,”年近花甲的巴格达市民拉苏尔·瓦利德一边用刚从路边买来的冰水洗脸降温,一边告诉新华社记者,“伊拉克这个‘大火炉’近年来好似越烧越旺。”

  瓦利德的直观感受得到了科学印证。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伊拉克的平均气温在过去40年间上升超过2.5摄氏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伊拉克农业和建筑业约35%从业者夏季暴露在超过50摄氏度的极端高温环境中,对于作业安全和行业发展是一大危险因素。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的30余年里,作为中东产油大国的伊拉克一直深陷“电力短缺”困境。美国赖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伊拉克宣称其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在2023年达到40吉瓦,但该国当年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实际发电能力仅约27吉瓦,与45吉瓦的峰值电力需求相差甚远。

  7月2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一名男子在街头吹电扇降温。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伊拉克电力部工程师纳赛尔·奥马尔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伊拉克国家供电定价远低于发电成本,且计费和监管系统混乱,供电成本难以收回,严重制约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电网发展。即便在首都巴格达,国家电网在夏季也仅能满足每天约12小时的民用电力需求,民众不得不依赖柴油发电机作为辅助电力来源,有些人用柴油发电私下售卖,伊拉克的人均柴油发电机占有量因此高居世界第五。

  在街头售卖冰块的小贩穆斯塔法告诉记者,一个普通家庭夏季从私营电力商处买电的花销多达几百美元,高昂的买电费用让制冰这个古老职业在现代伊拉克依旧拥有生存空间。

  燃料缺口难填补

  除电力系统内部存在系统性、结构性矛盾外,限制伊拉克电力扩容的另一原因是燃料短缺。伊拉克多数电厂以天然气为主要发电燃料,但伊拉克天然气开发水平较低,其发电长期依赖进口天然气。据估算,伊拉克约20%至25%的电力生产依赖从伊朗进口的天然气。

  这是2023年11月21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拍摄的华事德电厂。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受地区局势、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伊朗对伊拉克的天然气实际出口量波动较大,甚至“腰斩”。2024年3月,伊拉克电力部宣布同伊朗签订一份为期5年的天然气进口协议,每天从伊朗进口5000万立方米天然气用于保障国内电厂需求。但伊拉克电力部燃料局局长萨阿德·法利赫近期表示,进入7月,伊朗对伊拉克的天然气实际出口量骤减至合同约定量的一半左右,伊拉克发电能力因此至少损失3800兆瓦。

  尽管伊拉克电力部承诺将尽快拓展电力进口渠道,并着手推进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就目前供电缺口而言,进口电量杯水车薪且治标难治本,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也非一日之功,伊拉克盛夏电荒困境短期内难解。

  旧模式亟待变革

  伊拉克深陷“气短”窘境,其背后深层原因之一是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式能源开发模式。曾在基尔库克油田工作的退休石油工人贾瓦德·阿德尔说:“西方殖民者只对获取石油感兴趣,导致伊拉克本国油气开发和炼化能力落后。对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伴生气,他们采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点火放空燃烧。”

  这是3月27日在伊拉克南部米桑省哈法亚油田内拍摄的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球罐区。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伊拉克天然气储量丰富,但由于加工设备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伊拉克天然气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各油田难以有效利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伴生气。

  时至今日,伊拉克油田依旧有大量天然气白白浪费,伴生气放空燃烧总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世界银行2024年发布的《全球伴生气燃烧追踪报告》显示,2023年,伊拉克伴生气放空燃烧总量超177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近12%。在南部油田区,火炬如林,黑烟如柱,熊熊火焰昼夜燃烧。

  伊拉克石油部能源经济分析师贾法尔·奥贝迪表示,伊拉克伴生气放空燃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若有效回收利用,可至少增加10吉瓦发电能力。

  为此,伊拉克政府承诺在未来几年彻底消除伴生气放空燃烧现象,加快伴生气回收利用缓解电力危机已成为伊能源界人士的共识。

  • 相关阅读
  • 威胁“重施制裁” 英法德致函联合国催伊朗恢复核谈判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据英国和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德国和英国12日向联合国致函表示,假如伊朗不愿在西方所给期限内就其核问题达成外交解决方案,这三国将对其恢复实施制裁。  英国《金融时报》12日...

    时间:08-13
  • 白宫警告流浪者:继续露宿首都街头或遭监禁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美国白宫12日说,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流浪人员如果拒不配合特朗普政府打击暴力犯罪的行动、仍在街头露宿,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  美国民主党人和民权团体批评共和党政府调兵“清...

    时间:08-13
  • 国际观察丨为何西方“承认潮”难阻以色列一意孤行

      新华社开罗/悉尼8月13日电 题:为何西方“承认潮”难阻以色列一意孤行  新华社吴宝澍 梁有昶  澳大利亚日前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让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的“承认潮”进一步扩大。曾长期支...

    时间:08-13
  • 欧航局成功发射首颗第二代MetOp气象卫星

      新华社巴黎8月13日电(记者罗毓)欧洲航天局首颗第二代MetOp气象卫星MetOp-SG-A1当地时间12日晚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由阿丽亚娜6型火箭完成。  据欧...

    时间:08-13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不在谈判桌上,就会在菜单里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欧盟26国领导人12日发表关于乌克兰局势的联合声明,匈牙利是唯一没有参与的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天说,他部分反对这份联合声明,称这让欧洲看起来“荒谬又可悲”,“如果你不在谈判桌...

    时间:08-13
  • 通讯丨始于铁路,系于铁路——中塞工程师在合作中结成友谊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8月13日电 通讯|始于铁路,系于铁路——中塞工程师在合作中结成友谊  新华社记者张璇 石中玉  “中国人的敬业和刻苦令人敬佩,这也是我愿意长期在此工作的原因。”匈塞铁路“诺苏段”项目塞方...

    时间:08-13
  •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编组55辆、装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8月13日10时45分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开出,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其将经阿拉山口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8月13日,中欧班...

    时间:08-13
  • 王毅将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3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8月14日至15日在云南安宁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 ...

    时间:08-13
  • “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助力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交流互鉴

      新华社上海8月13日电(唐斯琦、张璟怡)8月11日至13日,“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在上海举行。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世界粮食论坛的配套活动,本次活动以“农耕文明”为纽带,通过实地考察、国际青年圆桌...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