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题:谋共同发展 赢繁荣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俞懋峰
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新疆阿拉山口站,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奔向远方。
在“钢铁驼队”的汽笛声中,在长满翠绿棉苗的田间,在“丝路电商”的云端与货架上,“上合组织大家庭”可持续发展合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携手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
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在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贸易壁垒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推进地区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对接,在互联互通、农业、工业、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深走实。
完善互联互通网络
上合组织不仅是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上合组织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深化合作,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化。
从中哈原油管道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从中塔公路到中吉乌公路和铁路,从中巴经济走廊到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合作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巴基斯坦巴赫里亚大学高级副教授哈桑·达乌德·布特表示,上合组织互联互通务实合作成效显著。中巴经济走廊等有助于开拓新市场,创造可持续就业,增强供应链韧性,加速地区发展转型。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中国以陆路运输方式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货物总额达6774亿元,增幅为7.4%;以航空运输方式进出口货物总额达2510.1亿元,增幅为44.6%。
吉尔吉斯斯坦奥伊奥尔多专家倡议中心主任伊戈尔·舍斯塔科夫认为,上合组织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彼此助力,区域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上合组织搭建的合作平台和机制,中国积极分享农业科技、加工制造及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各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增强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之一,但当地传统的漫灌方式导致水资源浪费且棉花亩产低。2020年,该国锡尔河州棉花种植户阿卜杜拉·贝克马托夫开始尝试中国膜下滴灌技术。他发现,“滴灌技术能让棉花‘喝’得精准,长得扎实”。看到实实在在的丰产增收,贝克马托夫今年将膜下滴灌系统铺进另外900亩棉田。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西安爱菊集团从2016年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并以订单收购的方式指导当地农户进行多样化和定量化种植。“订单模式解决了农场主种什么、卖给谁的难题。”北哈州农场主格里戈里·加尔库什金说。
白俄罗斯去年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后,中白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白“巨石”工业园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园区已有来自15个国家的150多家企业入驻,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物流、医疗和生物技术等产业集群。
今年4月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在天津举行,“巨石”工业园与中国一家中医药企业在活动中签署合作协议。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基里尔·卡罗杰耶夫表示,相信园区的发展将增进双边关系,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国家寻求更多元化合作,在绿色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互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阿拉木图州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是中哈绿色能源合作项目,也是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突出,光伏电站等项目为中亚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切实助力。
为挖掘数字经济“富矿”,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开展海外仓出口退税和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业务创新。借助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这一平台,各方在物流运输、跨境电商及大模型领域培育了一批创新项目。
在吉尔吉斯斯坦,中企参与建设的5G网络覆盖主要城市,互联网普及率从43%提升至70%以上。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合作的数字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惠及当地偏远地区民众。在土耳其,数字产业等领域的对华合作项目持续推进。
“中国在人工智能、5G、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展现出数字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潜力。”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穆罕默德·博兹库尔特说,上合组织强化多边协调与数字合作,致力于提升地区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必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