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 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2025-08-24 20:27: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电 题: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 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陈泽安

  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到访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他将在24日结束访日行程前往美国,这被认为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

  分析人士认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表态强硬的李在明,打破惯例先访日,背后既有其从在野党领袖变成国家领导人的内政因素,也有与日本共同应对美国在关税和安全问题上施压的外交需要。但从长远来看,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未来仍将长期影响两国关系。

  对日态度转变

  李在明与石破茂在23日的会谈中就加强安全领域战略沟通、推动氢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等一系列议题达成共识。会谈后发表的共同文件是两国时隔17年再次就首脑会谈成果发表共同文件。

  6月4日,在韩国首尔,李在明在韩国国会发表就职讲话。新华社发

  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24日就此次会谈表示,双方小范围会谈的时间大幅超出原定计划,意味着两位领导人都认为两国需共同应对的课题很多。

  李在明过去曾就历史等问题多次批评日本,并称时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对日“友好”是“屈辱外交”。但他就任韩国总统后,对日态度出现明显变化。6月赴加拿大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李在明便与石破茂举行了首次会谈,声称要管控分歧、发展面向未来的两国关系。

  李在明19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表示,韩日双方不能纠结于历史问题,需找到互惠互利的方法并扩大合作领域。他甚至就过去曾强烈反对的2015年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辩称,“这是国家之间的承诺,(协议)不应推翻”。对于自己的态度转变,他解释称,在野时需要“斗争”,但如今执政了就要“展现包容力”。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韩国进步派的代表,在历史问题上要求日本承担责任,是李在明的政治理念,在野时需要通过批评日本展现自己与保守派的差异。

  共抗美国施压

  据报道,韩国总统就任后首次外访选择美国是惯例,李在明是日韩邦交正常化以来首位先访日本的韩国总统。美联社认为,日韩当前都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李在明先访日再访美,有助于他更好地准备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谈。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在贸易和防务等问题上持续对日韩施压。两国都是美方加征关税的重点对象,美国还多次要求日韩增加国防开支并为驻扎其各自境内的美军提供更多经费。

  7月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展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致韩国总统的信函,内容是通知其从8月1日起对所有韩国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吉田徹认为,日韩提前协调立场可对美国形成一定压力,两国如就经济和安全问题达成一致,韩国将可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员崔恩美指出,石破茂已与特朗普举行过会谈,事先听取其意见有助于李在明应对与特朗普的会谈,此次韩日首脑会谈也成为两人就如何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朗普政府进行交流的机会。

  从日本方面看,维持并拉近日韩关系同样受到期待。石破茂23日对李在明首先访问日本表示“令人鼓舞”。日本接待李在明到访,很快还要迎来其他国家领导人访问。日媒分析,一系列外交活动如能成功举行,将为石破茂执政加分,大大缓解执政党自民党内因国会众参两院选举先后失利而要求他下台的压力。

  历史恩怨难解

  李在明在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说,韩日之间最大的难题是历史问题。虽然他此次访日时没有拿历史问题说事,但分析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历史问题仍是日韩关系中的一大不稳定因素。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客座教授朱建荣认为,李在明在历史问题上不可能和尹锡悦等保守势力走到一起,将来肯定还要维护自己的“基本盘”。

  分析人士指出,历史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一直美化侵略战争,不愿承认战争罪责。当前日本政界进一步右倾,未来日韩更难就历史问题达成真正和解。

  8月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长崎举行的遭原子弹轰炸纪念仪式上发言。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在今年7月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排外色彩强烈的极右翼保守政党参政党异军突起,该党在历史问题上具有强烈的修正主义倾向。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大西广说,日本排外主义正在升温,日本政府未来能否在“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等历史问题上回应韩方诉求并不明朗。

  朱建荣表示,参政党崛起的一大原因是获得了此前支持自民党的部分极右翼人群的选票。自民党对此感到危机,认为需要把这部分选票拉回来,因此可能会释放一些民族主义信号,并导致日本社会的历史认知出现更多倒退。这种氛围反过来又将刺激韩国民意,双方在历史问题上的争吵可能再起。(参与记者:黄昕欣、陆睿)

  • 相关阅读
  • 《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首映触动当地观众

      新华社吉隆坡8月24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2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映礼,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电影深深触动了观众。  近千名马中两国政商界人士、文化界嘉宾、媒体代表及...

    时间:08-24
  • 以军称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军事目标 萨那多地遭袭已造成2死5伤

      新华社耶路撒冷/科威特城8月24日电(记者王卓伦 尹炣)以色列国防军24日说,以军袭击了也门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地区的军事目标。也门胡塞武装当天确认萨那遭到以军空袭。当地医疗部门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初步统计,以...

    时间:08-24
  • 俄乌再次交换被俘军人

      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与乌克兰24日交换被俘军人,双方各向对方移交146名被俘军人。  俄国防部24日在社交媒体上通报说,146名俄军被俘人员从乌克兰控制区返回。作为交换,俄方向乌方移交了146名被俘的...

    时间:08-24
  • 以色列空袭也门首都已造成至少2死5伤

      新华社科威特城8月24日电(记者尹炣)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24日说,也门首都萨那当天遭到以色列空袭,被袭击的包括萨那一家石油公司的设施等。当地医疗部门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初步统计,以军空袭造成了至少2人死亡、5...

    时间:08-24
  • 俄罗斯乌斯季卢加港因无人机袭击起火

      新华社圣彼得堡8月24日电(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州长德罗兹坚科24日说,该州的乌斯季卢加港当天因无人机袭击起火。  德罗兹坚科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10架无人机24日上午在港口上空被摧毁,无人机残骸造...

    时间:08-24
  • 热点问答丨韩国总统访日 双方谈了什么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电 热点问答|韩国总统访日 双方谈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陈泽安  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至24日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随后前往美国访问。两国领导人会晤谈了...

    时间:08-24
  • 以色列军队扩大加沙城外围军事行动区域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4日电(记者路一凡 王卓伦)以色列国防军24日发表声明说,以军第162师第401旅已返回加沙城附近的杰巴利耶地区执行作战任务,这一部署使以军的军事行动范围扩展至加沙城外围更多区域。 &...

    时间:08-24
  • “救人”与“征兵”僵局难解 以色列前防长提议组建紧急政府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反对党蓝白-国家团结党领导人本尼·甘茨23日夜间举行记者会,喊话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其他反对党领导人,提议联合组建一个任期六个月的紧急政府,以解决当前两大...

    时间:08-24
  • 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爆炸致多人伤亡

      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24日在社交媒体上说,莫斯科市中心的中央儿童商店当天发生爆炸,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索比亚宁说,相关机构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