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汇聚治理智慧,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权威发布)

2025-09-17 05:5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介绍,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何宏平介绍,本届大会预计将迎来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参会。大会将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制定未来十年发展蓝图,还将发布《杭州宣言》,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1973年我国加入该计划,1978年成立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目前,我国共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居亚洲首位。通过积极参与该计划,我国不断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智慧和实践,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宏平介绍,中国科学院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系统推进科学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通过推进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长江江豚、福建天麻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稳步恢复,栖息环境持续改善。

  在生态系统与物种监测方面,组建了包含44个国家级野外台站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联合开展全国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揭示其演变趋势与驱动机制,为开展全国生态环境决策、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基础科学数据。建成“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对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土壤微生物、森林、草原、荒漠等生物多样性主要类群和类型开展系统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在新技术集成应用方面,开发了集图像、声纹与视频于一体的动植物物种智能识别技术,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和移动智能终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在武夷山、卧龙、车八岭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开展示范应用,为“智慧保护区”建设、管控分区、生态修复和廊道规划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在科技战略咨询方面,充分发挥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作用,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长江十年禁渔、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价值核算等国家重大决策提供重要支撑。组织开展面向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进一步摸清生态本底,持续服务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表示,中国长期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实施的重要科学计划和项目,深入参与全球科学治理,曾多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会议。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等数十个科学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行动计划,为推进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介绍,“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中国积极推动该框架任务的落实,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如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多尺度、多层次强化数据采集,建立健全监督性调查观测网络。

  农业农村部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与生态同行”的发展理念,全方位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开展调查监测评估、建设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休禁渔制度、规范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发展生态渔业、强化执法监管,推动实现生态保护、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林草局指出,自然保护地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鉴于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进一步发挥高新科技的支撑作用,着力建设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在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旗舰物种监测、人类活动管控和野生动物危害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提升了保护建设管理效能。

  浙江省作为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践行绿色办会理念的首批试点,联合蚂蚁森林开展了“零碳办会”活动。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说:“截至8月底,参与人数已达335万,积累碳汇4452吨,‘低碳’办会将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在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将有助于落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发布的杭州战略行动计划,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7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古特雷斯:中方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

    9月1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后右)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华社记者谢锷摄新华社联合国9月16日电(记者潘云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6日表示,中方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古特雷斯...

    时间:09-17
  • 刺杀柯克嫌疑人被正式起诉 或面临死刑

    新华社洛杉矶9月16日电(记者黄恒 谭晶晶)美国犹他州犹他县检察官16日对涉嫌枪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正式提起诉讼,如罪名成立,鲁滨逊可能面临死刑。犹他县检察官杰夫·格雷在当天举行的新闻...

    时间:09-17
  • 南非等16国呼吁保障加沙援助船队安全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16日电(记者白舸 王晓梅)南非、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爱尔兰、斯洛文尼亚、巴西、哥伦比亚、土耳其等16个国家的外长16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保障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

    时间:09-17
  • 联合国:以色列升级加沙城军事行动导致更多人流离失所

    新华社日内瓦9月16日电(记者王其冰)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16日晚发表声明说,随着以色列升级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的军事行动并命令当地民众撤离,更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仅14日至15日,加沙地带已有近4.8万人从北向南迁...

    时间:09-17
  • 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发动袭击

    新华社科威特城9月16日电(记者尹炣)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16日说,该组织分别对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和南部红海港口城市埃拉特发动袭击,以回应以色列当天空袭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经由该组织...

    时间:09-17
  • 记者手记|直面分歧、平等对话,中美经贸会谈向深水区推进

      新华社马德里9月16日电 记者手记|直面分歧、平等对话,中美经贸会谈向深水区推进  新华社记者韩洁 谢希瑶 陈斌杰  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这是继瑞士、英国和瑞典之...

    时间:09-16
  • 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绿色“一带一路”创新理念与实践研究启动

      9月16日,在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指导,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正式启动绿色“一带一路”创新理念与实践新一阶段研究。该研究旨在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为共建“一带一...

    时间:09-16
  • 外交部:中韩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见证和加深两国人民友好感情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董雪、马卓言)日前,韩国海警李宰硕为营救中国公民殉职。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6日表示,中方谨对他的不幸离世表示哀悼。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11日,因救助一名被困滩涂的中国男子,34...

    时间:09-16
  • 国际观察丨多哈紧急峰会:阿拉伯国家能否握指成拳

    新华社多哈9月16日电 题:多哈紧急峰会:阿拉伯国家能否握指成拳新华社记者汪强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

    时间:09-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