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渥太华9月16日电 专访|“中国人仍然记得白求恩,我们非常感动”——访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戴维森
新华社记者林威
初秋的北美,阳光洒在一栋绿色外墙的木质小楼上。这里是坐落在白求恩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市的白求恩纪念馆。在此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记者采访了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斯科特·戴维森。
“在中国,人们仍然记得白求恩,知道他的故事,也知道这个纪念馆,我们非常感动。”戴维森说。
戴维森介绍,纪念馆对外开放的约半个世纪时间里已经接待了60万游客。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游客来自中国。
在纪念馆,戴维森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白求恩的故事激励了我,于是我开始尝试在纪念馆向公众讲述他的故事。工作了两年之后,我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职业生涯,于是两年变成了31年。”戴维森感慨地说。
戴维森认为,白求恩精神是一种先人后己,并且竭尽全力助人的精神。“这无疑是激励许多人的重要原因”。他认为白求恩精神至今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借鉴,例如,为和平贡献力量、为他人提供医疗保健、帮助贫困人群等。
戴维森介绍馆内藏品时特意展示了一封白求恩写给侄女贝蒂的充满童趣的信,信上有俏皮的书写方式和各种贴画。他认为白求恩不仅是一位医学创新者,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将爱心放在第一位。“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天才、发明家和艺术家,但他仍然能够用孩子们的视角与他们交流。”戴维森说。
纪念馆外矗立的一根柱子上钉着几块指示牌,分别指向白求恩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世界各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其中一块中文指示牌格外显眼,上面写着:“中国石家庄,10567公里”。
远隔万里的两个国家,跨越时空,共同纪念着同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