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18日电 记者手记|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
新华社记者白舸 蒋国鹏
九月的南非天气渐暖,枝头新绿初绽。17日中午,在位于约翰内斯堡最大黑人聚居区索韦托的柯蒂斯·恩孔多职业高中,20多名学生在校门口排起整齐的队伍,笑着迎接他们的汉语老师,一起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南非中文日”。
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2019年8月,中南两国政府共同宣布将每年9月17日定为“南非中文日”,旨在以语言为桥梁,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合作。
17日,来自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课堂的4名老师,以多样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的魅力呈现在近百名学生面前:生动的藏族舞蹈、优雅的旗袍走秀、寓教于乐的“认汉字”互动教学、新奇的中国旗袍彩绘……歌舞声、掌声、笑声和中文诵读声交织,回荡在校园上空。
讲台下,14岁的坎伊西莱·德拉米尼听得十分专注。“中文的节奏和韵律让我着迷,和中国有关的一切我都感兴趣!”尽管只学了4个月,德拉米尼已经能用中文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她告诉记者,学习中文已经成为她和朋友们生活的一部分。课余时间,他们不仅借助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还喜欢跟唱中文歌曲,提升语言能力。
柯蒂斯·恩孔多高中校长琳迪韦·恩扎拉2024年曾走访中国。中国的发展令她深受触动,回国后,她便决定在本校引入中文课程。
“汉语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希望学生们学好中文,亲自去体验我在中国所见的美好事物,去学习技能、拓宽视野。”恩扎拉说。
目前,南非是非洲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7所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南非,“中文热”早已超越课堂成为备受追捧的潮流:走在旅游景区或商业场所,常常能遇到当地人用一句亲切的“你好”主动打招呼;在餐厅用中文交谈时,也时常会引来当地人友好的“搭讪”;越来越多的南非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或凭借中文特长找到心仪的工作……
随着中南关系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南非人认识到学习中文的必要性,中文教育也更加注重实用性。据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课堂中方院长戴文红介绍,南非中文教育近年来覆盖面越发广泛,教学内容除了语言、书法、武术等,还针对不同行业推出了“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旅游、酒店餐饮等多领域的需求。
24岁的南非青年马贝罗7年前在孔子课堂首次接触中文。随后他远赴中国,在宁波大学获得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位,如今任职于中远海运集团德班分公司。对他而言,中文是“改变命运的语言”。
“学习中文不仅让我能与中国同事流畅沟通,还让我更好地理解并融入公司的文化。”马贝罗说,“中文是一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语言。随着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掌握中文将为我们开启更多机遇之门。”
戴文红说,“南非中文日”的设立对在南非推动中文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她希望借由“南非中文日”庆祝活动,让当地青少年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点燃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热情。
活动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学生们不舍地把老师们送到校门口,一一拥抱告别。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中文教育正在持续升温,而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南非,也因这一抹鲜明的“中国红”绽放出更加多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