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3位经济学家获奖

2025-10-13 18:07: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3日电 (魏晨曦)北京时间10月13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宣布,将奖项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 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社交媒体截图。

  经济学家的“开创性研究”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三名美国经济学家: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詹姆斯·鲁滨逊。他们因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评价称,“缩小国与国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些获奖者证明了社会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出,这三位经济学家通过其“开创性研究”,将理论与数据相结合,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国家间存在持续不平等现象的理解。

  报道称,他们的研究视角深入世界的殖民历史。此外,阿杰姆奥卢还谈到了“现代民主”面临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极化、社交媒体、气候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等。

  报道提到,获悉获奖后,阿杰姆奥卢喜出望外,约翰逊则坦言“惊讶和高兴”。

  经济学“经世致用”如何体现

  《纽约时报》指出,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成果是经济学“经世致用”的典型例证,三位学者通过剖析殖民历史与制度演进,揭示了国家兴衰的深层逻辑,为理解全球不平等提供了全新视角。

资料图:诺贝尔奖章。

  从2019年肯定减贫实践探索,到2020年嘉奖拍卖理论创新;从2021年聚焦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到2022年表彰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成果,均展现出经济学回应时代关切与现实之问的鲜明特征。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经济学诺奖获得者的学术价值导向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具有理论贡献的单一价值判断的经济学家获奖趋于减少;更多有公共政策影响力和领导力的经济学家相继获奖。

  此外,也有不少研究纯计量、纯理论的人获奖,整体来看,学术研究和政策影响力两方面都有所兼顾。

  谈及诺奖规律,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成员佩尔·斯特隆伯格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诺贝尔奖是一个发现,不是什么人气竞赛。它是要找到真正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使世界变得更好的研究贡献。

  分析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形成其独特规律。这一趋势表明,经济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本质特征,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回顾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2024年

  来自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鲁滨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3年

  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在女性劳动力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2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本·伯南克、芝加哥大学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2021年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卡德因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而获得一半奖项,美国经济学家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因在“因果关系分析方面的方法论贡献”而分享另一半奖项。

  2020年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

  2019年

  生于印度的美国人阿比吉特·班纳吉、法裔美国人埃丝特·迪佛洛和美国的迈克尔·克莱默共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减贫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

资料图: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展示其签名的椅子。

  2018年

  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威廉姆·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共同获奖,获奖理由是两人分别将气候变化和科技创新融入长期的宏观经济研究。

  2017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理查德·塞勒教授因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6年

  英裔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和芬兰经济学家本特·霍姆斯特罗姆因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5年

  美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加沙战争现在已“正式结束”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美媒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并对记者表示,加沙战争现在已“正式结束”。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据报道,当一名记者问道:“这场战争现在是否已‘正式结束’了?”特朗...

    时间:10-13
  • 特朗普称“加沙战争已结束”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0月13日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以色列访问时说,“加沙战争已结束”。(总台记者 米春泽)...

    时间:10-13
  • 携手共促妇女发展 全球妇女峰会彰显中国担当

      携手共促妇女发展 全球妇女峰会彰显中国担当  ——访莫桑比克劳动、性别与社会行动部长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符园园、古娜、刘宁)“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之际,全球妇女峰会的召开,充分体...

    时间:10-13
  • 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车队驶离以色列南部监狱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3日获悉,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车队驶离以色列南部监狱。  另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消息,目前有超过7000名行政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接收从以色列方面获释的被扣押人员。(总台记者 米春泽)...

    时间:10-13
  • 俄罗斯妇女联盟总裁谈全球妇女峰会:继往开来 再启新程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邓洁、李明琪、实习生谢六点、实习生崔文哲)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即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俄罗斯妇女联盟总裁叶卡捷琳娜·拉霍娃在...

    时间:10-13
  • 美媒一个词概括歼-35战机 称已成美国的“强大对手”

      中新网10月13日电 美国《国家安全杂志》网站当地时间12日发布报道,用“进化”一词概括了中国歼-35新型隐身舰载机。  报道称,歼-35已从原型机发展到在福建舰上进行多次甲板试验。歼-35的设计方案已经使其成为一款...

    时间:10-13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启动行动,协助送还巴以被扣押人员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 日内瓦消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3日通报称,已启动多阶段行动,根据加沙停火协议,协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开展被扣押人员释放和移交工作。  通报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组将...

    时间:10-13
  • 阿富汗塔利班高层遭空袭?巴基斯坦称消灭超200名阿武装人员

      中新网10月13日电(钟新军)据巴基斯坦《黎明报》12日报道,连日来与阿富汗的激烈边境冲突,导致巴军23人丧生、29人受伤。与此同时,巴军已消灭超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人员。  路透社称,巴战机对阿首都喀布尔及边境多...

    时间:10-13
  • 哈马斯释放第二批以色列被扣押人员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3日获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开始释放第二批以方被扣押人员。  当天稍早前,7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已获释。(总台记者 米春泽)...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