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从制度失衡、债务危机到社会撕裂:美国深层危机的全景观察丨世界观

2025-10-22 17:1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视频:美国知名学者:六大领域变化“百年一见”,美国正面临深层次危机丨世界观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活动中发表题为“关于中美关系的见解”的公开演讲,深入探讨了当前美国社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以下为讲座观点精编:

  美国当下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实属前所未有。这场变革呈现多种形态,其中最显著的是对民主制度核心原则的直接挑战。

  何为民主核心原则?其一是自由、公平、公开的选举制度。回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至今,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不断声称选举结果遭窃取,拜登不具总统资格,甚至称其为“非法选举”。尽管围绕此事发起的60多起诉讼中,声称选举舞弊者均被法庭要求出示证据,但他们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实质证据——因为舞弊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公平选举原则正遭受严峻挑战。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是另一例证——民众冲击国会大厦,约1600人因袭警等刑事罪名被定罪。

  其三是对三权分立制衡机制的削弱。美国立国根基在于政府三大权力分支(行政、立法、司法)相互独立、彼此制衡。任何一方尝试改变既有民主模式时,通常会受到其他分支的制约以抵消其行动。然而当前现状是:共和党以微弱优势掌控的国会,不再致力于实质性辩论或达成共识,反而几乎演变为“阵营式投票”。观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通过过程即可见一斑——除两名共和党人反对外,其余共和党议员全员赞成,而民主党议员则集体反对。独立观点交锋、协商对话、妥协决策的民主精髓,实质上已被阵营对立所取代。

  另一侵蚀三权制衡的现象是行政命令的滥用。大量单边决策虽被法院裁定为非法,但因司法程序冗长,这些政令往往得以在撤销前生效实施一段时间。综上所述,对民主根基的挑战,堪称美国当前最剧烈的变化。

  第二大变化,是社会极化。极化的根源其实不难理解:审视美国蓝领阶层(电工、管道工、司机等未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曾是美国梦的忠实践行者。而美国梦的本质很简单——每一代人都应过上比父辈更优渥的生活。但对蓝领群体而言,此梦已然幻灭。该群体怀有强烈不满,因其实际工资水平数十年停滞不前(走势平稳如直线),而其他群体的收入则以合理速度增长。这造就了一个普遍愤怒的阶层,他们的生活高度本地化,经济状况决定生存质量:能否带家人度假?能否在超市自由选购?能否负担合理房价?这些曾经理所当然的生活保障,如今已成奢望。这正是极化的核心根源,蓝领群体深感被所谓的“精英阶层”(高学历人群、法律界人士)所轻视与排斥。美国社会的极化现象,已发展至严峻的境地。

  第三大变革在于关税政策。回溯历史,美国平均关税长期维持在2%-3%的低位区间。而现今实施的关税税率,最低门槛已达10%,部分领域甚至飙升至50%。当税率如此严重偏离历史轨迹时,其实际影响已难以估量。美国政府为关税辩护时声称“税负不由美国民众承担,而是由外国政府支付”,这纯属误导——关税本质上由进口商品服务的美国企业支付,关键问题在于:企业会将多少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当前关税尚未完全显性化,但未来数月其推升通胀的效应必将显现。特朗普竞选时承诺抑制通胀,其前提假设正是“关税不会加剧通胀”。而现实是:对于薄利多销的零售商而言,关税成本难以通过内部消化,最终必然传导至消费终端。

  金融领域的另一剧变是债务危机。凭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权,美国总能通过增发货币填补财政赤字——这是全球唯其独有的“奢侈”。如今美国债务规模已膨胀至危险水平,政府支付的利息总额甚至超过国防预算。美联储为对抗通胀维持较高利率,短期内难以下调。政府虽呼吁“将利率降至1%的理想水平”,但此举既不现实,亦越权干涉央行独立性。

  第四项变化关乎社会公平。美国长期以“关爱弱势群体”的国际形象自居,但此前其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却具有明显倒退性——其经济利益大幅向高收入阶层倾斜。国会迫于压力为富人减税,补偿手段竟是削减底层民众福利:大量低收入者被剔除出医疗补助计划。这意味着,依赖政府救助的糖尿病患儿家庭将面临断药困境。法案预计将导致死亡率显著上升,社会代价沉重。

  终极变革则是世界秩序重构。美国传统上倚重北约等盟友体系,通过长期经营构建了广泛的国际友谊网络。然而现实是:美国正系统性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框架。在单边加征关税的同时,其全球参与度持续萎缩。

  这引发根本性质疑:美国的历史性全球领导地位将受何冲击? 当美国留下高额关税壁垒实施战略收缩,作为全球最大贸易体之一的中国正获得历史机遇——以更优合作方案填补各国需求。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客观上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开辟了空间。无论是民主制度危机、社会极化、关税乱象、债务陷阱、福利倒退还是国际地位动摇,上述任何单项变革的规模均属百年未遇,而今正同步共振。更令人忧心的是,美国政府的决策反复无常,政策缺乏连续性。若问这些剧变将导向何方?无人能答。

  (本文仅代表演讲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 相关阅读
  • 特朗普不满“全美第三好总统”排名 当场“叫板”华盛顿、林肯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今日印度》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谈及一则电视报道,该报道将其评为“继华盛顿和林肯之后的全美第三好总统”。对此评价,特朗普表示“非常生...

    时间:10-22
  • 全球媒体聚焦 | 多国媒体关注中国“十五五”规划新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近日多家外媒持续关注中国“十五五”规划新蓝图。  德国之声网站刊发题为《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应对关键增长挑战》的报道。报道称,当前,中...

    时间:10-22
  • 乌总统签署法律 允许战时向土耳其和英国派遣武装力量

      当地时间22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网站公布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签署一项相关法律。该法律明确,在战时状态期间,允许将部分乌克兰武装力量派遣至土耳其和英国。  据悉,这项决定旨在为乌克兰采购先进军事装备创...

    时间:10-22
  •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针对加拿大总理卡尼所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入加拿大就会被逮捕”的表态,以方21日敦促加方放弃这一立场。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21日表示,卡尼“应该重新考虑这一点”,并“欢迎”内塔尼亚胡访问加拿大。按照以方...

    时间:10-22
  • 美联航客机巡航途中风挡破裂 或因撞上气象气球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上周在巡航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破裂,不得不紧急降落。多家媒体21日报道,初步调查显示,这或许是因为飞机撞上了气象气球。  据美联社报道,这架波音737 MAX客机16日从美国丹佛起飞,载着134名乘客...

    时间:10-22
  • 苏丹首都喀土穆国际机场连续两天遭无人机空袭

      当地时间10月22日,苏丹武装部队表示,苏丹首都喀土穆国际机场当天凌晨遭遇无人机空袭,这是该机场连续第二天遭遇袭击。  苏丹武装部队称,其防空部队成功拦截并击退了苏丹快速支援部队针对喀土穆国际机场发动的无人机...

    时间:10-22
  • 抢劫事件后 法国卢浮宫重新开门

      当地时间22日,在经历了抢劫事件三天后,法国卢浮宫重新开门,供游客参观。  10月19日,卢浮宫博物馆发生抢劫事件,数名蒙面人员在数分钟内,抢走了9件“价值不可估量”珠宝,卢浮宫随即疏散人员宣布闭馆。法国巴黎检方21日...

    时间:10-22
  • 日本防卫省一名官员从电梯坠落身亡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日本TBS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2日上午,在日本防卫省建筑物内,一名防卫省官员从电梯坠落身亡。图片来源:日本TBS新闻网报道截图  据报道,当地时间22日9点半左右,东京警视厅接到报警,称位于东京新宿区...

    时间:10-22
  •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举行妇女专题活动

      中新社柏林10月22日电 维也纳消息: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国妇女协会20日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共同举行妇女专题活动,庆祝全球妇女峰会成功举办并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  中国常驻维也纳...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