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
又称“打鸡”。一只脚落地,一只脚踢毽。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多以禽类羽毛和金属钱币做成。基本动作有盘、蹦、拐、磕、抹、背、勾、踹等八类。
击壤
作为投掷游戏在中国至少有四千年历史,约与狩猎投掷有关。古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
滚环
滚环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可锻炼滚环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握捏弯头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0厘米左右的铁环向前跑动。
蹴鞠
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这就是现在的“足球”啊!
顶杆
古时街市杂耍,多以头、肩、肘等身体部位顶木桩为戏,考验人的平衡力,立杆时间越久,说明人的掌握平衡的能力越强,故一般以连续顶杆的时间长短当作考量的标准。
投壶
先秦时,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即为邀客人射箭,后演化为以箭投壶。投壶时从容安详、讲究礼节,倾向内心修养。春秋之后,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愈加普遍。
“华商唐运会”分镜头
亲子欢
4岁小儿为爸爸加油
“我们家已经得状元奖了,可是儿子还闹着要玩。”昨日的唐运会上,4岁的李新锐披着雨衣,在爸爸的指导下用食指顶着杆子,虽然一摇一晃,但还是有模有样。
全家人都想拿大奖,主力还是爸爸,儿子主要的任务是站在一边为爸爸加油。看着爸爸玩,李新锐也想尝试一下。来到滚环赛场,小家伙手拿铁环朝终点跑去,虽然没得第一,可李新锐还是特别开心。最后,爸爸在踢毽、投壶、顶杆三个项目拿到了“举人”章,这可把小家伙高兴坏了。
“光是爸爸玩,我还没玩呢。”8个比赛项目都玩完后,李新锐还嚷着要玩,父母没办法,只好带着孩子继续玩。
实习记者 宫志芳 记者敬江晴
真功夫
84岁一口气做54个俯卧撑
“唐运会”领奖台上,84岁的徐大为一口气做了54个俯卧撑,现场观众为他鼓掌加油。
昨日凌晨5点,徐大爷早早起床,专门穿上运动鞋来参加活动。唐运会一开始,他便积极主动上台要求表演节目,做54个俯卧撑。“其实我还可以再做几个呢。”刚做完俯卧撑的徐大爷说一点都没感到累。
徐大爷是西安市66中的退休教师,1984年退休后每天早上起来绕着操场跑4000米,做6个俯卧撑,再来2000个上下跳。下雨、下雪了他就在室内锻炼,从不间断。“你看我,几乎从不生病。”徐大爷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