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爷还参加了踢毽、甩绳、滚环等项目,获得了三个“举人”章。“我得大奖了!”得到“华商通宝”银质纪念章的他,乐得合不拢嘴。
运动健将徐大爷还是本报的忠实读者,已经订了13年的《华商报》,每天早上他都坚持看报。实习记者 宫志芳 记者 敬江晴
玩疯了
只顾滚铁环 钱包掉了没发现
“哎呀,钱包都掉了,玩疯了,玩疯了!”从裁判手里接过自己的钱包,陈女士开心地说。
就在几分钟前,陈女士和其他四名选手推着铁环往终点冲去。下雨路滑,陈女士一路跌跌撞撞,铁环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一不小心裤子口袋里的钱包掉在了赛道上。周围的观众大喊:“钱包掉了!钱包掉了!”可陈女士好像根本没有听见,继续推着铁环向前冲。
比赛结束,裁判宣布结果,陈女士因为犯规没有拿到冠军。这时,有点失落的她才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陈女士看着满是水渍的钱包笑着说,虽然这次没能夺冠,“但没想到滚铁环这么好玩!我小时候竟然一直没玩过。比赛开始后一心只想着推着铁环往前跑,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冲我喊”。
实习记者 刘志龙 记者耿彦红
老来乐
7旬老太“投壶”百发百中
“瞄准、发射、中!”虽然已经70岁了,可是张筱霞手不抖、眼不花,她掷出去的箭百发百中,凭着超凡绝技,张老太又得了一个“举人”章。
比赛中,这位老太虽然已经满头银发,可是投一个中一个,3枚箭全部进壶,让旁边的年轻人也得刮目相看。
得了冠军,盖上“举人”章,张老太乐呵呵地走出赛场。“别看我七十了,眼睛好得很呢!”张老太说,平时喜欢体育锻炼,经常会练习“套圈圈”,投壶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张老太说:“很好玩,收获不小。”
实习记者 赵瑞利 记者卿荣波
热心人
苦练1个月“唐运会”上说快板
“你们先看看行不行,我们可是练了一个多月。”上午9时许,开幕式即将开始,两位女士找到工作人员,提出想要表演一个节目。
随后,她俩找了片空地就开始表演了,竹板打起来,唱词说起来,虽然是业余选手,但表演得有板有眼。工作人员被两位的热情所感动,立即将两位的快板《找焦点》临时加上,并安排她们第一个出场。
李宏告诉记者,此次虽然是以业余选手身份参加,但以前她却是实实在在的专业演员,在陕西省说唱团说相声,不久前刚刚认识了雷淑利,两人都是《华商报》的忠实读者,一个月前听说读者节要举行唐运会,就萌发了表演节目的念头。于是两人结成对子,立即开始排练,每天至少保证2个小时的排练。实习记者 赵瑞利 记者 卿荣波
铁面人
“最严裁判”是黄师傅
“就是中间脱钩了一次,没有全部倒了,勉强算我通过了吧!”一轮滚铁环大战结束,一名选手缠着裁判黄师傅“手下留情”,但他不知道这位黄师傅被称为是唐运会“最严裁判”。“他冲得太快,铁环都倒地上了,虽然第一个冲过终点,但是实在不好意思,只能取消他的成绩。”黄师傅说。滚铁环项目统计员说,昨日上午,大概有两三百人参加滚铁环项目,但是仅仅约16名选手被黄师傅认可通过了滚铁环大战,通过率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