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陕西2760万农村人口中1/4农民将进城落户。对于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的农民来说,城镇化对以后的生活来说是喜是忧?这一话题成为咸阳人大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热议的一个问题。
农民不想进城原因何在
省人大代表、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党支部书记李朝鲜称,许多农民其实不想进城,农民一直在农村环境中成长生活,突然搬到城市,会产生许多问题。因为农民本身所掌握的手艺在城镇难以发挥作用,失去了生活保障。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经过培训,学习手艺或者创业,可以很快的适应城市生活,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适应力比较慢,在城市生活中一时难以立足。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表示,农民进城,要看农民对城市的欲望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是否做好了在城市生活的准备和有在城市生活所具备的条件,简单的让所有农民都搬到城市,看似是实现了城镇化建设,其实则使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省民政厅厅长陈再生认为,农民进城,相关配套措施的健全是重要保障。农民进城,意味着土地将被卖掉,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说,进城后没有手艺,卖地后的钱又要买房又要生活很是艰难。以城镇房价和生活水平来算,农民进城购房将会花去土地卖掉后的一大笔钱,一旦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没有手艺,生存将是以一个大的问题。
简单进城会留下后遗症
陈再生在谈到农民进城问题时表示,农民进城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从交通方面来说,目前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交通承受很大的压力,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目前已经面临这一问题,大量的农民进城,势必会使城市交通产生新的问题;从教育方面来说,近年来,陕西新建居民小区,教育配套设施远远跟不上居民小区的建设步伐,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却没有按照规定配套建设足够的中小学校,致使适龄儿童入学难的矛盾日趋突出,一旦农民进城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将如何保障?同时,人口的突增,必然导致相应的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这样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再者,陕西是一个严重缺水的是省份,人均占有总量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关中地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由于秦岭等一些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渭河等许多重要河流受到严重污染丧失使用功能,加之长期超采地下水和平均降雨量减少,水环境生态平衡已被打破,导致全省13个建制市中有12个严重缺水,大量农民进城,对于本来就缺水的城市来说,生活中面临的吃水问题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
千军昌表示,城镇化建设不能简单的让农民搬到城市,要分情况而定,而且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科学规划,否则短时间大量农民整体搬移,会给城市留下后遗症,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会起到抑制发展的反作用。
建议:城镇化建设要有过渡期
对于未来5年陕西城镇化建设该怎样布局,代表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结合咸阳的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城镇化建设要呈现出网状、分散式的布局,咸阳农民进城就没有必要非把农民集中在秦都区和渭城区,可以让一部分农民先进小镇,因为小镇集市化的方式更容易让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农民接受。
作为长期在农村工作的省人大代表李朝鲜来说,更了解农民实际的生活情况。李朝鲜称,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长期在城市打工,对于城市生活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通过培训创业尚能接受进城生活,但是中老年劳力由于大多数未受过高等教育,也不具备与城市相匹配的文化积淀,可以让其继续留在农村搞农副业,不能一味进城,要给城镇化建设留下一个过渡期。据华商网(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