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8日电 (记者 关俏俏)由一粒粒种子“浓缩”而成的高产量和高品质,为新疆种子产业带来14亿元的成交金额。如今,发展现代制种产业和推广普及良种已成为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起跑器”和“助推剂”。
记者从“2011中国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上获悉,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德国、美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将签订种业全面合作开发协议、知识产权交易、进口加工设备、代理合同、代繁制种合同、种子购销合同等五大类68个合同、协议,成交金额达14.4亿元。
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介绍,此次交易会展现给客商的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甚至部分填补新疆空白的2000个以上新品种。而作为全国“种交会”中最大的、570亩种子种苗精品展示园,将交易会从展馆办到田间,将使参会客商直观种子“发育”全过程。
不少农业专家认为,现代农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业。种子产业处于农业价值链的上游,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离不开良种选用,加大农作物良种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
“采用新型生物技术培育的种子,近3年内棉花、小麦的单产可分别提高20%和30%,而玉米的单产甚至可以以吨计量。”昌吉回族自治州种子站站长徐介寿告诉记者,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传统作物如果不选用良种,即便把土壤肥料技术、植保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综合栽培技术等措施都用足,也达不到上述效果。“种子新技术在实现增产的同时,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这就是农作物新型种子所产生的威力。”
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创新园,登海种业、丰乐种业、东亚种业等区内外一批科研、繁育、推广一体化种子知名企业纷纷登陆,带动了新疆制种产业迅速发展。目前,仅昌吉就已引进种子企业44家。截至2010年,昌吉年产各类种子2亿多公斤,农作物种子产值达11.84亿元。(完)(责任编辑: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