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骆昭君) 近年来,柞水县始终坚持经济优先发展的原则,为新农村建设植入产业“内涵”,搭建新农村建设平台,演绎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助农增收“连续剧”。
该县在助农增收工作上坚持“抓项目带产业、上项目促开发、靠项目调结构、用项目扩总量”的思路,走出一条“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求农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道路。
——做强龙头企业。近年以来,该县按照“巩固提高一批、改造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的思路,建设了顺源养殖公司、常源养殖有限公司、明月养殖场等5个畜牧龙头企业,汇生源、老作坊等5个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壮大这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做优林果、畜牧业。畜牧和林果业一直以来就是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该县近年来在林果提质增效和畜牧壮规增量上下功夫,力求突破。通过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发展林果、壮大畜牧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今年以来,该县实施核桃科管8万亩,板栗科管13万亩,全县林果产业累计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并被授予省级核桃综合示范县。今年上半年短短6个月,该县新建了大河、清水2万头养猪示范村,李家湾、金口2个万只肉鸡示范村,新(续)建秦丰村养牛、北河村肉羊、马房湾村蛋鸡16个特色养殖小区,发展万头养猪场10个、5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畜牧养殖专业村6个、规模养殖小区28个,养殖大户1380户。林果业和畜牧业逐渐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
——做精“一村一品”。柞水县把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做为兴产业、强村镇、富农民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19个示范村、41个重点推进村,加快重点产业的开发力度,以“做强、做优、做特”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主攻特色产业的开发,努力打造了一批强势产业集群。先后涌现出了马房湾、清水、红火等村特色养殖,金口、严坪村手工皮纸加工,明星、桃园、街垣、金台等村的设施蔬菜、花卉种植,石瓮、东甘沟、风镇街乡村旅游,罗庄等村劳务输出,马房子村豆制品加工,荫沟、银碗村核桃、板栗生产,中坪村水产养殖,以及铁炉村紫薯和盘龙寺村马铃薯种植等60多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做大绿色产业。加大省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合格县管理工作。就今年上半年,发展蔬菜基地1.9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20亩,设施蔬菜达到2400亩;烤烟4121亩、食用菌2万袋、猪苓基地2560亩、草本药材订单种植4150亩,优质紫薯基地1000亩,桑葚基地1100亩,花卉基地600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5万亩;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