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鹏告诉记者,各种虚假宣传和夸大不实的房地产广告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所以他们设计了一条广告予以汇总和揭示,这是对“楼盘文化”现状的调侃和批驳。“是公益广告。由领导牵头,我们广告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的。”那为何会在眼下楼市比较敏感的时期忽然涉及“楼盘文化”呢?对此,郝先生解释,人民日报有做公益广告的“指定任务”,做这个内容,纯粹就是出于公益广告的需要,没有任何想传递什么政策及信号的“深刻内涵”。
看看人民网的“自我解读”:
这是揭露行业潜规则的最佳注脚
人民日报的这个版面见报后,人民网很快也刊登了一则消息,进行“自我解读”,以下是消息的全文。
11月1日,人民日报第16版整版刊登了一组讽刺漫画“雷人的楼盘文化”,其中一张漫画,一人将独门一栋、没有配套设施的小楼,“吹牛”成配套设施全面的现代高楼。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各种虚假宣传和夸大不实的房地产广告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人民日报的盘点可谓是解读这些行业潜规则的最佳注脚。
例如,一些开发商或广告商宣传的“绝版水岸风光”,可能只是挨着臭水沟;“坐拥中央商务区”,可能是只有家信用社;“浓郁人文学术氛围,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也许附近就是一家小学校;“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可能只是挨着一条铁道,等等。(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