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天然药用资源动物药专家李宜平表示,他去过60多家企业,“我跟大家保证,这些规模企业生产的熊胆粉安全性都有保证。养殖过程也不像电视片宣传的那样,其实网上流传的照片都是十几年前的旧照,或者用一些个别不好案例例无限扩大来渲染‘虐熊’。”
中国中医研究院张瑞祥则表示,没有绝对的动物保护,为了证明西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其研发过程中常常使用和屠杀了大小动物不计其数,为什么没有人明确反对呢?
熊胆可以被替代吗?
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人工熊胆研制小组组长姜琦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人工熊胆的研制项目于1983年立项,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课题组已完成了批准投入生产前的全部工作,包括成分分析、化学合成和两期临床试验。人工熊胆是比照东北、华北、华南三地优质熊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制的,目前研发的人工熊胆中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的含量为35%至40%之间,比引流熊胆23%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出了很多,品质不亚于天然优质熊胆。
姜琦告诉记者,人工熊胆早在2003年就获得国家专利,于2007年通过国家药品中心组织的专家论证。但不知何故,至今未通过审批。而牛黄、虎骨、麝香等贵重中药材,替代制品也都已经上市,唯独熊胆远远被落在了后面。
据姜琦介绍,从本身就不健康的活熊身上抽取的胆汁,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仅为23%,大大低于优质熊胆35%的有效成分含量。养熊场为了治疗黑熊由于伤口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延长黑熊的生命,普遍长期为黑熊注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也很可能残留在胆汁中,用引流熊胆制造的药品,很可能会给使用药品的患者带来第二次伤害。而如果人工熊胆能够顺利获得药监部门的批准投入生产,势必可以取代天然熊胆,对黑熊及需要用熊胆治病的患者都是福音。
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周超凡等中药专家认为,人工熊胆无法替代天然熊胆。周超凡表示,熊去氧胆酸主要溶解胆固醇结石,其他的作用比较次要。当然,最近国家基本药物也提到其可以治疗酒精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但是效果不一样,辅助作用还是不行。特别是有些含熊胆成分的中成药,比如痰热清、熊胆注射液,熊胆是主要的成分,作为原料药,熊去氧胆酸也没有做过等效性实验,不能未卜先知。
高学敏认为,如果能将天然物种的有效成分真正分析到位,走人工合成也是一条路,但是这个路非常遥远,等效、等分、安全,人工和天然一样,非常困难,包括麝香、牛黄,无论成分上的差异、疗效上的差异,应用价值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这个工作,可以是个方向,但是还有很长路要走,目前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