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圳“海上皇宫”在媒体关注中被强拆,随后而起的云南洱海国际生态城别墅也因侵占湿地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洱海的“海上皇宫”。
这个以“400亩湿地公园、帆船俱乐部、六星级酒店”等为卖点的豪宅项目,紧邻菠萝河和一大片柳林。从该项目的规划图上看,这幢已经建成的海景别墅更像一个鸟头,上百幢独幢别墅为鸟身,10幢高层公寓和一个六星级酒店为鸟尾,首尾相连,直扑洱海。
在这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一边是热火朝天赶工期的洱海国际生态城,一边是为豪华别墅让道即将拆迁的夏家村。崛起的豪宅,即将拆迁的村庄,无田可种四处上访的农民,亟待保护的洱海湿地,一系列纠葛演变成这个半岛上的悲喜剧。2010年底,一则“为保护洱海,开发商牺牲5000万土地价值,退15米建绿化缓冲带”的新闻冲上了媒体的版面,“洱海国际生态城”及其开发商“洱海金沙置业”董事长刘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洱海国际生态城热炒的“退红线15米为保护洱海”的新闻还未冷,2011年底,洱海国际生态城的海景别墅就在一个深入洱海的抽水房房址上开建,2012年3月份完工——洱海“海上皇宫”就此横空出世。
“我们的海景别墅就在洱海边,面积大约在400平米左右,靠里面的价格稍便宜些,大约在每平米2万元左右,靠海的价格起码在每平米3万元以上。”售楼小姐指着沙盘里的独幢别墅模型向记者介绍,记者问及那幢洱海里已经建好的“洱海皇宫”要多少钱,售楼小姐说:“至少1800万。”另一个售楼小姐补充说:“可能已经卖了,买不着了。”
从“洱海天域”,到更肆无忌惮的洱海国际生态城;从洱海天域的环湖别墅,到洱海国际生态城修建在洱海里的“洱海皇宫”,2010年媒体报道洱海天域事件所用的标题——“洱海已成了富人的后花园”再次得到了更直观的诠释。
著名生态问题专家、全国人大常委杨邦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他认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此两者对国家都至关重要。(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