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研发KZ-900型机载战术侦察吊舱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侦察、地面站、资料链及后勤维修系统,频率覆盖范围大于KZ-800,可截获不同类型的感测器信号、得到对方感测器的战术性能(例如工作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脉冲宽度、重复率、天线形式及波速宽度等),以利引导电子干扰机进行干扰。
在战时,KZ-900吊舱可搜索目标空域内的感测器信号,并以资料链反截获得的资讯即时传递给基地,为战区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电子情况,便于指挥员进行快速和有效的战术部署,使用各种反制措施(例如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攻击)。
在平时,该系统可补图-154和运-8电子情报侦察机的不足;挂载该吊舱的战术飞机可以长时间的执行侦察任务,寻找周边的电子辐射源位置,获取相关电子系统的参数,用于修改和建立电子战资料库。
在电子干扰方面,运-8电子干扰飞机可用于远端干扰,其功能和美国的EC-130H飞机类似。KG-300G具备自动告警、跟踪雷达威胁信号,指标和精确的电子压制,具备多个威胁信号分析接收和多目标干扰能力,具备较强的电子干扰能力。该吊舱主要配备在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使得干扰飞机得以为歼轰机(歼轰-7A或苏30MKK)提供干扰掩护。
当然,如果干扰不成还能硬杀伤,这就得依靠中国产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该导弹是中国引进俄罗斯的KH-31P型导弹技术,相当于美军的AGM-88反辐射导弹。
预警系统
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开始研制预警机,随后,中国把目光转向以色列的预警系统。该系统装置在由以色列飞机公司(IAI)与其下属ELLA公司于八十年代末期联合研制,该机系是由波音707飞机改装,与美国E-3预警机相同。
在预警机建设方面,以色列对中国的帮助极大。以色列在二十世纪90代初就结合了网络技术与雷达,实现了资讯化与系统化。此后,中国开始独立发展预警机“一号工程”,仅花了3年时间就研制出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机械式的旋转,它是固定不动的,因为空警-2000采用的是固定主动相位雷达。
空警-2000上所装置的雷达、超级电脑、控制台及软件都是中国自行设计和生产的。就目前的预警机技术而言,中国应该已走到了前面,现在差的就是量产这一步了。
尽管如此,中国空军还是得面临下列限制:
第一,大飞机平台数量不足。中国研发大飞机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外购伊尔-76受阻,限制了中国特种飞机的数量成长,例如空中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战场监视机等,直接导致远端电子战飞机的数量在很长时间之内都难以提高。
第二,电子原件性能较为落后。由于中国电子工业技术水平有限,空军战术飞机的发电功率普遍较小,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大功率的干扰吊舱。
KG300G干扰吊舱的功率仅为1.85千瓦,是一种自卫型干扰吊舱,只可用于干扰逼近的防空导弹的雷达导引头。
而美军EA-6B装备的AN/ALQ-99干扰吊舱功率高达100千瓦,可以大范围的干扰、搜索、跟踪。
最后还是电子元件的性能问题。例如鹰击-91反辐射导弹电子元件的性能不足,无法做到一个导引头覆盖所有的雷达频率,只好发展三种导引头,每个负责整个频率的一部分,这样就降低了反辐射作战的灵活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
而美军的AGM-88导弹仅仅使用一个导引头,即可覆盖0.8-20G赫兹,涵盖现役搜索、跟踪雷达的绝大部分频段。
电子对抗能力
解放军各军种都有电子对抗部队,陆军有专业的地面电子战部队,空军与海军也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对抗飞机、舰船、大型雷达干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