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江泽民: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经验干部要多读史

江泽民:干部要多读史

2012-07-31 09:48:10

  北京7月30日, 为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重视学习中国历史的指示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史学界专家学者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近日出版。江泽民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撰写了题为“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序言(序言全文见第二版)。江泽民在序言中指出,要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发展得更好,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注重汲取和运用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历史规律,正确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江泽民强调,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也揭示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要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多读读中华民族发展史,可以使我们加深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江泽民指出,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各族人民经历的种种苦难曲折,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都是激励我们为祖国、为民族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真正形成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切之爱、理性之爱,必须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不断丰富历史知识。

  江泽民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历史,把提高历史素养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多读一点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汲取经验,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以利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而且要学习世界历史,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同时,我们还要向世界介绍我国历史,特别是要介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历史苦难和进行的伟大奋斗,让国外民众了解我国历史和国情,帮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客观观察和分析今天的中国。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编写。该书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浅出叙说上自远古人类与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中国历史,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本中国历史的普及型读物。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序言 江泽民

  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始终没有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我们必须十分珍惜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也揭示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要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我曾经说过,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多读读中华民族发展史,可以使我们加深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当代中国正处在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从国内看还是从外部环境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必须继续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要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发展得更好,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注重汲取和运用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历史规律,正确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辉煌成绩,我国各族人民经历的种种苦难曲折,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都是激励我们为祖国、为民族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真正形成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切之爱、理性之爱,必须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不断丰富历史知识。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历史,把提高历史素养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多读一点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汲取经验,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以利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而且要学习世界历史,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同时,我们还要向世界介绍我国历史,特别是要介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历史苦难和进行的伟大奋斗,让国外民众了解我国历史和国情,帮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客观观察和分析今天的中国。

  “述往事,思来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历代杰出的史学家们,用丰富的体裁和浓重的笔墨,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而又丰厚的史学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史提供了一部通俗易懂的读物,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商南县出台挂职干部管理办法规范挂职干部管理

      本网讯 (汪治 田健)近期,商南县着眼于加强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商南县挂职锻炼干部选派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干部挂职锻炼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了干部挂职锻炼选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时间:07-30
  • 镇安全县镇财政干部培训圆满结束

      本网讯 (谢文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业务素质讲正气树形象”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扎实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财和合理用财的...

    时间:07-30
  • 丹凤县组织老干部赴台湾考察圆满成功

      本网讯 (刘明博)在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三十周年之际,丹凤县委老干局7月16日至24日组织离退休老干部40余人赴台湾参观考察活动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历时8天,老干部们考察了台中、高雄、嘉义、台北、桃园等城市...

    时间:07-27
  • 镇安县地税“六查六看六整顿”扎实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

      本网讯 (贾成利 李宏)镇安县地税局从7月16日开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根据《镇安县地税局干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系统干部作风纪律教育整顿。  整个活动分宣传动员、学习教育、对照检查...

    时间:07-26
  • 回乡干部当选村支书

      本网讯 (郭贵林)赵贻根是一名国家干部,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山阳县几个乡镇工作。2003年由于身体原因向组织申请病休,回到生养他的故乡。经过几年修养,他的身体渐渐恢复,看到村里的群众生活依然贫困,基础...

    时间:07-26
  • 市城管监察支队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运动会

    为了丰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时间:07-25
  • 柴庄镇召开征求基层党员干部意见座谈会

      本网讯 (任义森)近日来,柞水县柴庄镇党委、政府召开征求基层党员干部意见座谈会,各村干部、包村责任人和各界人士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参会人员积极发言,就河道治理、街道改造、贴息贷款、移民搬迁安置...

    时间:07-24
  • 浙江台州干部选拔考微博 6成不懂3人交白卷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办公室主任陈永渊在微博里透露,天台县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中,试题中首现微博考题。参考的300多人中,有60%的年轻干部不知道微博字数不能超过140字,有3人交...

    时间:07-24
  • 柞水县提拔计生干部成为“香饽饽”

      本网讯 (吴履山)近日,柞水县提拔34名干部任用中,人口计生干部成为香饽饽,7名基层优秀计生干部职工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近年来,柞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

    时间:07-23
  • 广州反腐倡廉建设 上半年查处9名市管干部

    今天下午,广州市纪委举行2012年上半年反腐倡廉建设情况通报会。据通报,今年1至6月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违纪违法211件220人,其中市管干部案件9件9人。另外,广州日报社原社长戴玉庆因涉嫌严重经济违...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