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少将就中日钓鱼岛的最新事态表示:“应在钓鱼岛附近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必要时将钓鱼岛作为我航空兵的靶场。”这一讲话,不是罗将军气急败坏之下的狠话,而是相当明确的表明了中国军队应对钓鱼岛事态升级的可能方案之一。
官方媒体在发表上述讲话时,也刻意表明罗将军“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的身份,以突出其官方身份,可以认为是对日方发出了严厉警告。
用流行军事术语讲,中国的应对方案就是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和上空设立“禁航区”、“禁飞区”。这一套方案的特点是:能力所及、代价不大、风险可控。
第一、能力所及。
钓鱼岛距离我国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我国最新型的反舰导弹射程约280公里,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更是轻而易举,可以轻松的将钓鱼岛周边海域纳入导弹射程之内。
在海上拦截方面,就海军来说,无须出动大型水面舰艇,只要022型导弹艇就足以封锁钓鱼岛周边海域。该艇速度快、载弹量大、隐身性能好,在温州正好有一个快艇支队。该支队全体出动,离岸两个小时、100多公里之后就可以对钓鱼岛附近的目标实施饱和式导弹急袭。至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出海10分钟之后就可以发动攻击。
在空中拦截方面,目前,还暂不考虑对冲绳机场进行打击,那么,中日双方的战机性能、战场条件可以说势均力敌。尽管中国可以拦截但未必能够击落日机,但是如果达到了驱离日机的效果,也实现了设立“禁飞区”的目的。
第二、代价不大。
我军无须出动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与日本进行舰队决战,与无须出动大机群与日机进行空战,投入不大意味着风险不大。我导弹艇编队、航空兵小编队则可以选择时机,快打快撤。
由于我军导弹射程远,日本水面舰艇对我快艇、飞机没有有效打击手段(说到直升机反快艇,对比一下中国反舰导弹的射程和日本舰载直升机的航速,就知道基本上不可能)。在面对日机时,我快艇、飞机可以迅速进入撤至我陆海空综合空防、海防体系内,减少损失。
对于这种快打快撤的战法,日本最有效的反制措施就是深入我空防、海防体系内追歼,甚至是攻击我海空军基地。但是这样一来就以为着冲突升级,我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将发挥威力,考验一下日本的战区反导能力。
第三、风险可控。
设立“禁航区”、“禁飞区”,首先是划定了作战区域,防止战火向周边海域、上空蔓延;其次,给双方都提供了避免冲突的选择,日本如果想避免冲突,可以不进入这一区域;中国想避免冲突,则可以对进入这一区域的日本舰机以各种技术原因不进行打击。最可能的状态是,钓鱼岛周边成为中日双方舰艇和飞机的禁区,钓鱼岛事态的发展因此而冻结,这对于中日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妥协。
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支六招
钓鱼岛问题的核心是要凸显“主权属我”。“主权属我”再也不能变成一句空泛的口号,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我在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建议中曾提出“六个存在”,现在在解决钓鱼岛问题上我再提出“东海版的六个存在”:
一是行政存在。建议设立“中国台湾宜兰县钓鱼岛镇”。两岸在“保钓”问题上是有某些共识的,应以钓鱼岛为枢纽连接两岸,形成大陆、台湾、钓鱼岛 三位一体的生命共同体、行政共同体和主权共同体。两岸军人应携起手来扞卫“祖权”,哪怕暂时不能协同作战,但就是各自为战,也可达到轮番出击的客观效果, 促使日本两线作战,自顾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