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午,官兵将树扔向垮塌处保护堤坝
11日凌晨3时许,受上游持续降水及河势西倒影响,省市重点护岸工程——黄河大荔雨林工程连堤路突然有260多米河堤垮塌。
经2000余干部、村民会同武警官兵紧急抢险,截至当日下午5时,险情已被初步控制。
险情:水势回旋,坝底被掏空
昨日下午1时,雨后初晴,大荔县赵渡镇朝阳村村民李向荣和几个村民坐在堤边休息。
“凌晨1点多,村主任通知雨林工程出现险情,凌晨3点我们就赶到了现场。”李向荣说,“黄河水从东边流过来,大水直接冲到被冲垮的这段堤坝上,加上水势回旋,慢慢就将坝底掏空了。”
“我们赶紧用油锯锯倒堤坝里的杨树,扔到垮塌的地方,防止洪水冲刷。”赵渡镇政府一工作人员说,当时大堤垮塌段的最窄处只剩下不到2米。
昨日下午,裹着泥沙及柴草等杂物的黄河水不断地冲向垮塌处,一棵碗口粗的树因水势过大被冲走,很快没入河水。一辆又一辆工程车连续向垮塌处倾倒石料,对垮塌后的堤坝进行加固,大树用铁丝固定后被扔到湍急的水流中,装有泥土的编织袋也被抛入垮塌处。
市、县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全县18个乡镇投入抢险,驻渭部队及武警官兵400余人也迅速赶到支援。
原因:持续高水位、河势西倒
大荔县委宣传部在通报中称,“728”黄河洪峰以来,大荔县雨林河段持续高水位运行,雨林连堤路频频出险。市县两级已持续抢险40多天,仍难以有效控制险情发展。因上游持续来水及河势严重西倒影响,9月10日下午5时多,雨林连堤路垮塌,经9个多小时的抢险,险情基本被控制。
9月10日,黄河上游普降中到大雨,水流湍急。11日凌晨3时许,该堤段再次出现长达260多米的大面积垮塌,部分堤段剩余路面宽度不足2米。截至11日上午10时许,附近5村庄的1.3万余村民全部撤离。
一线抢险人员达2000余人,并出动车辆400多辆,通过抛投石料、柳枕等办法,昨日下午5时许险情基本被控制,仍在进一步加固中。
进展:险情排除随后还会加固
省防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市长徐新荣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救援一线。
据介绍,雨林护岸工程是陕西省和渭南市的重点护岸工程,始建于1987年,全长6.6公里,共有坝垛51座。1996年凌汛后,为了抢险交通运送物资,防止小水漫滩淹地,在雨林工程上修建了6.1公里的上坝道路。
大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称,这是对雨林工程的一次生死考验。一旦决堤,不但会使雨林工程置身河中,还会使5个村及附近3个农场、1.3万余名群众和12万亩耕地安全受到威胁。
“现在险情基本已经排除,”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说,“随后还会对堤坝进行加固,具体方案将请示省市相关部门后确定。”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