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环保厅了解到,经省政府同意,由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商务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的《陕西省淘汰注册运营黄标车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3年2月21日起正式执行。我省计划4年内共淘汰130764辆黄标车,补贴15.84亿元,根据各市区财力状况采取差别化补助政策,其中省级5.355亿。
报废载货汽车大型每辆补贴18000元中型每辆补贴13000元轻型每辆补贴9000元微型每辆补贴6000元报废载客汽车大型每辆补贴18000元中型每辆补贴11000元小型每辆补贴7000元微型每辆补贴5000元
关键
“黄标车”是污染大户
这个冬天,街上戴口罩的市民多了,医院呼吸科里就诊的患者也多了,那些没有防护措施的市民,快步行走时连大气也不敢喘,而作为 PM2.5 和灰霾天气重要污染源之一的黄标车,却仍呈蜗速递减的态势。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灰霾的首要因素。“机动车尾气是城市中心区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排气污染指数占空气污染指数的分量越来越高。”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介绍称,根据专家估算,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中,80%以上都是PM2.5,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很大。“根据目前污染形势分析情况来看,防治机动车污染的首要和关键就是黄标车。”
标志
用颜色差异区分污染程度
黄标车,即取得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标准的柴油车。
贴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黄色或绿色标志不容小视,二者颜色差异的背后,其实是污染程度的区分。由于“黄标车”的出厂技术性能低、污染排放高,再加上使用年限长、维修保养差、超载运行严重,排放超标现象频繁,尤其是“黄标”柴油车冒黑烟现象严重。
根据测试,一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相当于5辆国Ⅰ标准汽车、7辆国Ⅱ标准汽车、14辆国III标准汽车、28辆国Ⅳ标准汽车的排放量,其尾气排放总量占全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左右,也意味着淘汰1万辆黄标车相当于减少28万辆国 IV 车的污染排放量。因此,加快对高污染汽车的淘汰,对整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介绍
哪些人在开黄标车
那么,究竟哪些人在开黄标车?据了解,目前,现有黄标车中,营运类车辆所占比例明显要高于私家车。这些车主要集中在部分城郊公交车、出租车、重型货车、垃圾运输车、超市班车等。
李孝廉介绍说,黄标车对于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又存在安全隐患,车主们坚持不换车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主要是受利益驱动。比如一些超市班车,通常是免费接送顾客,为了节约成本,超市通常会购买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二手客车,这些客车中就有不少是黄标车。对于一些城郊公交车、垃圾运输车及货车而言,淘汰黄标车意味着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购置新车,舍不得拿钱或者拿不出钱,让他们只好暂时选择“得过且过”。另外,还有一些车主准备“靠”到报废年限,再去淘汰黄标车。也有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私家车主,觉得自家车车况还不错,自己又没有能力购置新车,目前仍在开着黄标车。一位家住东仪路的私家车主胡先生说:“我开的是二手捷达车,当初买车主要图的就是个便宜,我这车是黄标车,但还没达到报废年限,而且我觉得车况不错。现在就算换辆普通的新车怎么不得个三五万块钱,所以我一直也没换。”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