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的三月,对于今年即将小升初的数万名家长和学生而言,意味着煎熬和迷茫。
“我们在一个规模很大的奥数点学了三年奥数了,原以为可以像去年一样,先在奥数点通过五大名校的考试,如果得到一些学校预录的机会,5·26考试就相对有把握了。可是今年,虽然在奥数点考了几次试,但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学校的通知。看来下一步只有参加5·26了。”儿子上小学六年级的李女士无奈地说。
像李女士一样迷茫的家长不是一个,而是一批,甚至上万。
3月6日,在陕西省教育厅的网站挂出了一则紧急通知:《陕西省教育厅: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明确规定要坚决制止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非公开地将“奥数”成绩与入学挂钩现象,坚决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这无疑给生存了20多年的奥数择校一记重拳,无形中更凸显了西安市5·26小升初素质测评考试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奥数择校曾是通往名校的“秘密”途径
据悉,西安市全市423所普通中学中,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学校不足3%,主要集中在碑林、雁塔区,基础教育明显存在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在经济条件日渐好转的情况下,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促生了庞大的需求与有限的优质资源供给的矛盾。与此同时,名校为了打出自己的招牌,对优质生源有着特殊的招生需求,而奥数机构想要通过培训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三种需求叠加,催生了一条屡禁不止的奥数热和择校热的利益链条。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西安,以奥数作为测评方式拉开小升初招生,曾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有着十年左右的名校自主招生阶段。当时的名校小升初招生,以家长自发去名校直接报名,名校统一组织考试的方式进行,奥数被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奥数培训市场的不断被开发,名校将招生选择在奥数班进行。由此而起,奥数培训市场急剧膨胀,师资处于无人监控的混乱状态,各行各业的淘宝者都想要在奥数培训中掘一桶金,欺骗、假考等各种负面事件拨动着每一届小升初家长的心弦。混乱的奥数培训市场成为社会热点,屡遭非议但屡禁不止。家长们在痛恨奥数择校的同时却又不得不依靠这一途径,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心目中的名校。对此,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指出:“奥数热”、“择校热”是西安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反映。
5·26考试能否根治奥数择校的顽疾
为了遏制“择校热”、“奥数热”,消除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西安市教育局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行了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小升初”改革,即素质测评统一招生,老百姓将其称为“5·26考试”。
“出台这样的政策,我们希望以‘疏’而不是‘堵’的方式逐步解决小升初择校的问题。奥数是一门科学,是供学有余力的孩子作为兴趣特长来学习的。奥数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奥数与小升初择校挂钩,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就是大错特错了。5·26考试从招生环节上切断了奥数培训机构与名校招生的利益链,而且考试内容中不加试任何奥数内容,奥数自然就没有市场了。让奥数回归本源,也让考试内容回归课本。”李颖科坦言:“通过集中统一测评,集中统一阅卷,集中统一录取,使孩子们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均等机会。即使考不上名校,也能在学区内就近免试入学,绝不存在无学可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