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的一天,高陵一中高三十班的班主任秦胜老师,在得知十九年无忧教育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找来几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做了一次特别的谈话。
“再过一个多月就上考场了,我最近发现咱们有点思想包袱,说是担心上大学花不起钱,我今天就有一个好消息,如果你能考上大学,这四年的几万元学费,县政府给全额报销,不用父母花一分钱,你们完全可以放下包袱,轻松上考场了!”
秦老师的一番鼓劲儿,让几个学生“又兴奋又不敢相信”。
无忧教育,由十五年延伸到十九年
“爸爸说供我上完大学,怎么也要十万块钱。爸爸今年60多岁了,身体不好常吃药,全家靠3亩地种青菜的收入生活,这要供我上大学,我怎么忍心呢。”在全力准备高考的一年中,这个“十万块钱”,给18岁的王玺背上了包袱。
对于如王玺一样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学是最大的梦想,也是最大的压力。目前,高陵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0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综合高中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86所,县办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4万余名。
2012年春季学期起,高陵县成为西安市首家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全覆盖的区县。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取得合法办学资质的民办幼儿园,均在政策实施之列,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0.68%。
2012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全县37687名学生,减免共计4045万元。包括在园幼儿三年保教费共1187万元;义务段中小学免除在校学生杂费、课本费,共2064万元;高中教育免除高陵户籍在校学生学费共794万元。
王玺自高二第二学期起,不再交每学期800元的学费,还拿到了贫困助学金2000元。好政策减了大负担,王玺的成绩也很争气,始终位列年级前三十名。然而,快上大学了,学费的负担又来了。
“原来我只想报考师范类,因为不用交学费”,格外懂事的王玺说,父母挣钱很辛苦,香菜、菠菜的价格,总在过山车式的波动中,行情不好还要赔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使一家人的满足点不算高,不怕没有盈余,收支平衡就好。
“那天秦老师的消息,让我一下子敢想了,家里去年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如果不用考虑学费,我就能报考最想学的医科了”,说这话时,王玺的眼睛亮了起来。
“去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把保障面覆盖到了高中和学前三年,很多学生受益于这一政策,踏踏实实读完了高中;今年十九年无忧教育,政府全额负担大学学费,又给了贫困家庭学生更广的报考选择,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秦老师这样总结说。
无忧教育,由贫困生扩至所有学生
秦老师所带的高三十班,一共有58名学生,有20多人享受高中贫困助学政策,其中特困生十多人。在秦老师的观察中,如果家境贫困的学生,近期的成绩有了波动,一般是由于大学学费压力带来了思想波动。
而今,无忧教育已经产生了正能量,它及时“稳定了军心”。高陵一中政教处主任王双劳说:“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受教育意识的提高,以及各个途径的捐资助学增多,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很少了。但是谁来解决持续性的助学,这仍然是个问题。”
长期担任班主任的秦胜老师还认为,“举全家之力,咬牙供一个大学生的现象不在少数。所以说,大学阶段的无忧教育,我希望享受的人越多越好。”不过,政策在目前覆盖到所有大学生,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2012年全县高考考生3004人,大专以上录取率达95%。在政策的最初制定中,高陵县也曾考虑过“全面覆盖”。但是,以一般专业每年学费5000元,特殊专业10000元为标准,经过科学测算,每年的财政支出近1亿元,压力过大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