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绿化委员会201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西安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办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了养护人的责任和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养护责任人原则上是古树名木生长地的土地使用权人,应按照与区县园林绿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的《西安市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的规定,做好古树名木土壤改良、灌溉、施肥、病虫与气象灾害的防治等日常养护工作。
养护责任人还应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加强养护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严防游人在古树上刻字、砍剥树皮或在枝干嬉戏,防止牲畜啃食或擦伤树皮。应建立古树养护档案,及时把日常养护和观察情况,记入档案资料中。
古树名木保护和日常养护工作,由市、区县财政给予资金补助。濒危古树名木抢救保护工程费,由市级财政承担。日常养护补助、管理部门工作经费由市、区县财政分别承担50%。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家庭认养古树名木。
西安有千年古树72株 拥有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经普查,西安境内的古树名木有18584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树有253株,而“寿”高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72株,拥有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在这些古树名木中,位于临潼区骊山乡胡王村护王小学院内的护王槐,树高23.5米,胸径2.44米,遮荫330多平方米,测算树龄约2300年。
银杏树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蓝田辋川的王维手植银杏,户县庞光乡的龙型银杏、长安区东大乡的银杏,均已超过1000年。此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的石榴,亚热带速生重要油料树种的乌桕,经第四世纪冰川作用后残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植物翅果油树等珍贵稀有树种,极大地丰富了西安树种的多样性。(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