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记者震惊的是,当地农民不仅随意给蔬菜上喷洒高毒农药,而且喷药的频率还很密集,有时两三天就会喷一次,远远超过了至少需要7天的农药间隔期。
记者在渭南市的四个县区一路走访,实地调查了十多个村子。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菜农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有一块自留地,自留地里有些菜看上去品相不好,但当地农民只吃这种菜。菜农告诉记者,自己家吃的蔬菜不打毒性大的药,卖的可以打。
自己吃的菜不打药,卖的菜则随意打,这样的现实让人怵目惊心。不仅蔬菜如此,水果的农药也同样如此。在渭南市的葡萄之乡浦城县,记者就遇上一位果农正在给葡萄喷药。果农告诉记者,有蚜虫的时候用高毒一点儿的农药,比如异柳磷,药店就可以买到。异柳磷又称为甲基异柳磷,同样是高毒农药,国家规定它只准许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不能用于防治蔬菜害虫和进行果树的叶面喷雾。
渭南当地菜农家家都有自留地,从不敢吃大棚菜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位果农种的毛豆有许多虫咬的痕迹,但这位果农只顾着给葡萄喷药,却不肯往毛豆上打一点点。果农告诉记者,毛豆是自家吃的,就尽量不打高毒的农药。
这位果农告诉记者,村头的农药店有很多高毒农药,而一些被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农药,往往也只是换个包装和名称,在他们这里随处都能买到。果农说,现在农药的品种很多,今年叫这个名字,明年重新换个名字,换汤不换药。药店也会告诉你,原来叫什么名字。
评论员:农药泛滥诱发癌症增加
记者在陕西省渭南市看到,商店随意出售高毒农药,农户随意喷洒高毒农药,情况触目惊心。为什么那么多法律法规都变成了一纸空文,为什么农民们对高毒农药如此依赖?为什么生态环保的种植技术得不到农民认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作为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蒋高明长期跟踪调研高毒农药泛滥的情况,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作为农药生产、使用的第一大国,单位耕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高出3到5倍,而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农作物面积接近百分之百。
央视财经评论员蒋高明说,在中国不用农药的量,占整个18亿亩农田万分之一都没有。专家这么说,官员也这么说,庄稼吃农药,就和人吃药一样离不开,就跟吃饭一样离不开,不打农药的地非常非常少。
蒋高明认为,近十多年来农药泛滥,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农药的大量使用,良莠不分地杀死了大量害虫的天敌,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并导致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业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农药用量越用越大,而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关于高毒农药对空气、土壤和水,包括人类之间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蒋高明认为,从源头来讲,第一,破坏生态平衡,不光杀害虫,把益虫也杀死了,还有疫苗也杀死了。中国用农药的量是最高的,生产的也最多,因为很多国际上的农药公司,国外的发达国家的都关门了,都搬到中国来生产,所以生产量很大,用的量也很大。
在蒋高明的多地调研中,他曾亲眼目睹许多经常喷洒高毒农药的农民最后得癌症死去。他还发现,因滥用农药,各种器官的怪异病类正大量增加,农药滥用已成为诱发癌症的罪魁祸首。
蒋高明说,如何走出高毒农药违规使用,而造成的农产品安全的困境。原理实际上很简单:预防为主,虫子哪儿来,肯定它是一个物种,虫子生虫子,两性交配以后,雌虫回到地里产卵才有后代。但是我们通过一定的技术交配以后,不准你回到地里去不打药,益虫也活过来了,益虫还要吃它,另外,一些鸟也要吃害虫,我做过很极端的实验,让叶子吃掉一半,光合作用还在加强,植物又补上生长作用。但这些道理我们一概不告诉农民,卖农药的人一概告诉他,他希望卖更多的农药,老吓唬你赶紧用我的药,不用药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