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海南省陵水县5个城镇的豇豆被测出水胺硫磷高毒农药残留超标,由此掀起海南毒豇豆的轩然大波。
2010年4月,青岛九名食用韭菜的患者中毒住院,之后被查出韭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这种毒韭菜正是被使用了国家禁止的高毒农药甲拌磷。
2013年5月,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爆出的毒生姜事件,部分农户使用的剧毒农药神农丹,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
对于这样一组数据,蒋高明认为,高毒农药屡禁不止的背后,它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农民,是讲究实惠的,也就是说他要求比较低的成本,比较好的效果控制出虫害,他要的是产量,产量就意味着下一步的效益。高毒农药某些方面用的量很少,另外药便宜,地下生产的躲避了国家的监管,毫无疑问,便宜、有效、高效,当然同时也高毒。
蒋高明说,要真正从根源上杜绝农药滥用,国家就应该在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安全生产补贴力度,而市场和消费者也应该多购买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他说,农民双轨制,他自己生产的食物不打农药,或者打的少。很简单,城里人说把你这小块卖给我,高价愿意买他就给你扩大,如果不想多花钱,只能很放心的他自己留着,不会卖给你,这个就是优质无优价,劣币驱逐良币,最终造成很无奈的一种现象。
半小时观察
别让措施只在墙上体现
涂药黄瓜、有毒豇豆、甲醛白菜、农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泛滥,正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之祸。尽管推泼助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陕西省渭南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作为的监管体系,墙上贴了有高毒禁用农药产品,经销商照卖不误,农户对虫害一筹莫展,随意使用高毒农药,已经延伸到乡村一级的科技推广体系体现在哪里?记者随便走访,触目惊心的现象一个接一个,监管部门是不知道还是管不了?虽然我们不能一棍子全打死,可是我们依然要问,为什么职能部门不能在源头发挥效用?我们盼望当地政府切实负起责任,别让措施和办法只能无力地贴在墙上,别再让百姓为吃心碎。(央视《经济信息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