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北京市朝阳公园发生喷泉漏电事故,导致一名在央视工作的男子及他的两只宠物犬,不幸触电身亡。8月14日,北京建外soho的广场喷泉中,一位大妈自备洗澡工具,旁若无人的洗头搓澡,惊呆路人。而前段时间中国游客在卢浮宫泡脚的新闻,再一次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关注,引发了网友对“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留下的不良形象”的激烈讨论。
目前是暑期旅游旺季,而西安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今年暑期各景区接待游客数上,均取得了不俗的增长。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多地,实际了解游客是否存在不文明旅游行为。
8月12日,在大唐慈恩寺遗址公园内,记者看到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在草坪上小便,孩子的父母都在身边。记者上前问这对父母,让孩子在公共场所随地小便,是否觉得不太妥当?“孩子小,憋不住嘛,谁会跟一个小孩计较。”男孩的母亲这样回答。然而就在离他们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处公共洗手间。
随后记者来到了大雁塔北广场,此时是上午10时30分,这里已经游人如织,记者发现整个喷泉区都挤满了游客。不时会听到管理人员警告的哨声,管理员小刘告诉记者,因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游客是不允许进入喷泉区的,但是现在根本拦不住疯狂的游客。“管理人员又太少,我站在这一片,游客就跑去那一片,跟我玩躲猫猫。”记者发现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在玩水,还有一位小朋友,试图用自己的脚堵住喷泉眼。
“天气太热了,我看大家都下去玩,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一位正在脱鞋,准备去玩水的游客这样说。
记者还发现,大雁塔北广场绿化带区有刚刚结了果实的石榴树,虽然还是青涩的小石榴,却还是遭到了游客的“毒手”,而在广场上的直饮水设备前,不少游客都是把它当成“洗手池”在用。
当记者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时,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门前人行道上遍地的垃圾。零食袋、冰淇淋袋、瓜子壳等,不难看出是来这里的游客们随手制造的垃圾。
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一天接待的游客是6000人次,游客整体素质近几年有所提升,但是一些被认为是“小事”的不文明现象仍经常发生。“有些游客带的孩子在馆内到处乱跑、大声尖叫,家长却无动于衷。还有些游客脱了鞋子坐在馆内,特别不雅观。”
记者在门口看到两支旅行团的队伍,导游金小姐告诉记者,她带团时,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就是插队、大声喧哗吵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每带一个团都要提醒大家,注意个人行为。尤其是很多家长,更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典范。”
8月12日上午,陕西省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据统计,上半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46亿人次,同比增长24.9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5亿人次,约占总游客人次99%。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一种休闲方式 ,然而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却也多见报端。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今年4月25日通过审议,该法第十三条指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
对于《旅游法》出台的相关规定,导游金小姐认为“不管是作为道德约束,或是上升到法律层面,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游客自身素质才行。”(中新网)